• 127阅读
  • 0回复

中国民航发展进入新时期 “七五”上交利税为“六五”的三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2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国民航发展进入新时期 “七五”上交利税为“六五”的三倍
本报北京1月21日讯 据全国民航工作会议透露的信息,“七五”期间,中国民航生产建设迅速发展,航空运输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指标,机群迅速扩大,机场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生产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航空运输大幅度增长。1986年至1988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2%,1989年航空运输曾一度下降,民航上下同心协力,积极组织运输生产,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回升,1990年全行业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达到25亿吨公里,比1985年翻了一番。5年间共增辟航线158条,航线距离比1985年增加30多万公里。国内航线较多地开辟了沿海开放城市、旅游城市、重要经济城市之间和通往内地、边远地区的航线。新通航的国家有瑞典、波兰、意大利、土耳其、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德国等。到1990年底,共通航28个国家的35个城市。
机群迅速扩大。“七五”期间,在国家投资不足的情况下,民航采取租赁、专项贷款、自筹资金等多种方式筹措资金,引进国外先进飞机,使中国民航的机队规模迅速扩大。从1986年至1990年新增各型运输机共112架,新增飞机商务载重量1258吨,客座9978个,分别比“六五”增长了73%和74.5%。这些飞机的引进,为中国民航90年代的继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七五”期间,上交国家利税累计达35.9亿元,为“六五”的3倍。全局每人平均上交52000余元。外汇收入总额35.2亿美元,扣除支出后净收入27.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5.5%。
机场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随着机队的不断扩大,采取了投资倾斜政策,加快了机场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13个新建机场和20个改扩建机场竣工投产。1990年使用的运输机场达98个。能起降波音737以上机型的机场52个,比“六五”增加25个,明显改善了我国民航的机场布局,提高了机场等级。地方积极参与机场建设,是“七五”期间机场建设的一个新特点,共有23个省、市投资参加42个机场的新建和改扩建。         (王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