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人心暖,干劲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2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征文

  人心暖,干劲来
石川人
日前与一位在企业做技术工作的朋友聊天,他近来情绪不佳,想换个单位。原因是厂领导不关心职工疾苦。他举了一些例子后不无感慨地说,厂长平时作报告讲得蛮好,你们职工是企业主人翁哦,要关心企业,热爱企业呀!可他的所作所为,实在让人失望,“既然企业不能为职工解忧,职工又怎么能热爱企业呢”?
朋友的话,当然是一时激忿之言。我知道,他对企业和专业还是很有感情的,干了十几年,哪会轻易走!但他的发问,确实痛切坦诚,不由引起我的震动和思索。
若问咱们圆颅方趾之人类,与动物究竟有何区别?“会思索”,“能劳动”,“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等。这当然对,但“有感情”这一条,怕也不可或缺。“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倘若细细开列,我们祖国文学语言的宝库中是不乏这一类成语、诗句的。人,总是有感情也讲感情的。就一个企业和单位而言,领导与职工之间的理解与感情是相互的。从总体上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企业对职工的关怀有多深,职工对企业的感情也就有多深。而企业的人格,自然是通过领导者的工作体现的。
这些道理,原本简单,但要实行得好却不简单。听完朋友感叹,我倒想起前不久在报上看到的另一个例子:山东济南钢铁总厂厂长马俊才,六年前走马上任时,企业亏损,人心动荡。一个仅二百人的车间,写请调报告者竟逾四十人!老马进厂后,怀着一颗对企业和职工的爱心,八个月走访一千三百人次,扎扎实实为职工解决了食堂、托儿所、休息室、更衣室等实际问题,温暖了全厂职工的心。人心暖了,干劲来了。当然还有经营上的原因,企业如今面貌大改,成了济南市的“香饽饽”,大学毕业生争着来,调走的人想回来,连市区一些企业的职工,也托门子挤进来。厂里工人说得好:“人心换人心嘛,马厂长爱我们,企业温暖我们,我们能不爱企业吗?”
有的领导埋怨群众不爱集体、不爱企业。我们不妨问一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你那里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够不够?对群众的疾苦关心得够不够?无疑,我们应当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职工树立企业主人翁的责任感;同时,也应当切实关心群众生活,为他们排忧解难,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诚然,企业条件有好有坏,但条件好坏,并不是凝聚力大小唯一的前提。想当年延安时期环境条件够差的吧,但那时革命集体多温暖,干群关系多融洽!亿万人民之所以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不光因为从理论上说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利益的党,很重要的一点是党和人民有一种感情上的沟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