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戏曲创作的新收获——看豫剧《风流才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5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戏曲创作的新收获
——看豫剧《风流才子》
李準
郑州市豫剧团进京带来了一个新剧目《风流才子》,内容是根据“唐伯虎点秋香”故事改编的。原以为无非是写玩世不恭“偷香窃玉”,而且已有电影和戏剧反映这段故事。我是抱着一种故乡观念去看这个戏的。但当我一口气看完这个戏之后,我被折服了。
这是我近五六年没有看到过的好戏。我不敢用过于夸大的词汇来评价它,但它确实使我看到了戏曲改革的一条康庄大道。这些年戏剧舞台受到电视和流行歌曲的冲击,“山重水复”几乎陷入绝境,而这个戏却使人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灿烂前景。
不少新编历史剧,都是急于宣传主题流于概念。因此人物都是作者思想的一个符号,可看性比较差,而这个戏却是“雅俗共赏”“寓庄于谐”,是风雅高格调,不是吟风弄月,打情骂俏。
我走进剧场,就感到气氛不同。一直到剧终,都是浸沉在最佳剧场效果中。没有吵吵嚷嚷、嬉笑喧哗;没有耸人听闻的怪声叫好;没有死乞白赖地故意挤人眼泪,也没有刻意安排几个“中心唱段”和叫好“倒板”。
剧场安静极了。除了每一场结束时有一阵掌声外,平常很少有掌声。观众的注意力完全跟着剧情走,人物的一嗔一笑,就好像发生在你的身边。连主角配角也分不清了,而是一台活生生的人。
一个戏的成功,能够以崭新面目出现,决不是偶然的。看过戏后我才了解到他们在农村城镇,演出过三、四百场,经过了千锤百炼和严格的“推陈出新”。首先剧本出手不凡,遵循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一切服从于塑造人物,语言虽然也有艰涩部分,但一般是“雅而不谑”。导演更是别开生面,他大量吸收话剧和电影的一些表演手段,又能和传统表演手段水乳交溶,特别是它的分寸感和鲜明的层次,都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这里我还想谈谈演员的表演。特别是王希玲同志演的唐伯虎,可以说这个人物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希玲同志演小生,也演旦角。现代戏她就曾演过拙作《大河奔流》中的李麦。她原走小生行当这条路,我替她担心,因为豫剧中演小生很难演成名。最多见的也不过是追求舞台上的“书卷气”,或者寒酸气。这次王希玲演的唐伯虎,给豫剧小生塑造了一个个性鲜明的形象。她有儒雅、潇洒,更有含蓄蕴藉。更令我惊奇的是在舞台上那股“不羁之气”。
风流中不失纯真,谈笑中具有风度。希玲平常在生活中质朴讷言,不会大声说话。但是在舞台上却能“宛若游龙,翩若惊鸿。”这可能是她近年来潜心读书学习所得到的省悟。舞台上虽然是粉墨登场,但演员的素质、文化修养、道德品质无一不是拿在手中让观众看,这方面一点假也掺不得的。记得有一次和红线女同志谈马师曾先生,她说和马老师配戏,《关汉卿》也好《搜书院》也好,他身上总有那股不羁之气,只有和他配戏时才能感受到。“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希玲能够准确的体现出这样一种复杂性格,也算难能可贵。
我这样说,不是说这个戏完美无缺了,主要是它的创造性可以振聋发聩,现在戏曲不景气,很多人怨观众水平低,我觉得还应该反求诸己。这个剧本有些地方也应该进一步加工的,比如说唐寅和秋香的爱情基础。大约1978年在上海,有一次我见到周扬同志。他拿了一个小册子给我说:“这是唐伯虎一个资料,深刻极了,因科场案终生不得考试,才遁迹江湖成了画家,他和后来的妻子那个女孩子是在这样基础上才建立感情的……”周扬同志希望我写成电影,后来因故没有写成。这次豫剧《风流才子》独辟蹊径,化腐朽为神奇,确实令人兴奋,也确实值得认真总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