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世界石油市场为何出现反常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3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石油市场为何出现反常
新华社记者 强玉才
世界石油市场对海湾爆发战争的反应完全超出许多国际石油分析家的预测,油价不是暴涨,而是狂跌。
在世界最大的石油期货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油2月份交货的收盘价,在海湾战争的第一天骤然每桶下泻了10.56美元,下降幅度之大,实为近数年来所罕见;紧接着,18日又下跌了2.19美元,跌至每桶19.25美元,创海湾危机爆发以来的最低水平。同一时期内,在欧洲、亚洲和其它地区的石油期货、现货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然而,在海湾战争爆发前,许多国际石油分析家普遍认为,海湾危机一旦演化成战争,石油价格将暴涨到每桶40—50美元。一些美国石油专家甚至断言:一旦海湾爆发战争,油价将出现“爆炸”,达到每桶100美元。
但战时石油市场的现实给这些似乎合情合理的预测以粉碎性的打击。那么,何以会出现与专家们的预测大相径庭的局面呢?
首先,作为世界最大石油供应国——沙特的油田和输油设施迄今没有遭到破坏。它的石油平均日产量已由海湾危机爆发前的540万桶增长到目前的820万桶。
第二,西方工业化国家对海湾战争可能引起油价暴涨采取了严密的防范措施。国际能源机构于1月11日通过一项在海湾爆发战争情况下确保其石油供应的应急计划,规定该机构成员国在必要时每天动用200万桶的战略石油储备,同时削减每天50万桶的石油消费量。因此,海湾战争一打响,该项计划即付诸实施。尽管石油市场并不缺油,但美国、日本、德国等成员国仍从战略石油储备库中抽取石油,投放市场。
第三,一些石油生产国和石油公司事先囤积了一批石油,准备在战争爆发后卖高价。
第四,由于高油价的抑制和经济增长的减速,西方世界的石油需求量正在下降。
事实表明,无论是石油生产国还是石油消费国,无论是石油卖主还是买主,对这场战争的爆发都作了物质上和心理上的充分准备。
在这次海湾战争爆发前,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继续执行放开石油产量的政策,欧佩克目前的石油平均日产已达2350万桶,为该组织1981年以来最高生产水平,不仅完全弥补了伊—科每天400万桶的缺额,而且超过了市场对其的需求量。
归结到一点就是:世界石油市场货源充足,世界并不缺油。无怪乎美国对伊拉克的空袭一开始,滚滚石油便向市场涌去,而顾主却寥寥,骤然形成了对油价的强大压力,迫使油价下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