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经纬”之路——记北京市第一家合作制律师事务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4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经纬”之路
——记北京市第一家合作制律师事务所
本报记者 苏宁
去年11月底的一天,北京市海淀区委的一间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来自首都司法、工商行政、企事业单位、新闻界的代表500余人,正在旁听行政诉讼法施行后,北京最大的一起行政诉讼案件。
这宗案件的原告是北京某外贸公司和一家乡镇企业,他们因对北京某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一项商标争议裁定不服,遂向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庭辩论中,只见原告委托的两位律师时而熟练地引用有关法律、法规条文,时而缜密地陈述证据、事实,他们以逻辑严密、说理充分的精彩辩论,不断博得旁听者称赞。原来,那两位律师来自北京第一家合作制律师事务所——经纬律师事务所。
经纬律师事务所开业两年多来,仅在知识产权方面,就参与了多起影响较大、知名度颇高的诉讼:《中学生试验英语教材》版权案、《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署名之争、《我的前半生》版权纠纷、“史丰收速算法”发明权之争……
除此之外,这家只有12名专职律师、平均年龄36岁的律师事务所,还受聘为90多家大中型企业、政府机关和港澳、英、美等国家和地区的驻京机构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仅去年一年,他们代理的经济纠纷案件的诉讼及非诉讼标的争议额就超过1亿元人民币,其中通过律师的努力,为当事人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累计3000多万元。该所人均业务量、创收额在北京市的几十家律师事务所中名列第一,他们的人员素质、办案质量、工作效率、业务水平也得到了司法界的普遍认可。
经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是如何赢得客户信任的呢?还是从去年广东那起涉外非诉讼案说起吧。那是一家港商和广东某市一企业合资兴建的一家织衣厂,合资厂开业后,港方按合同投足了资金,但中方企业由于多种原因投资不足,造成织衣厂流动资金短缺,经营困难,企业处于亏损停产状况。加之合资双方经营不善,港商准备提前终止合同,撤回投资。为此,港商委托经纬律师事务所的两位律师作为他的代理人,为他办理仲裁诉讼事宜。对于这样一起委托人意向十分清楚的案件,按说律师完全可以将此案递交仲裁法庭,听候处理。但是,他们没有这样简单从事,而是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经过全面分析案情,他们认为此案如果交仲裁,不仅时间拖得长,会给双方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双方还会伤了感情。他们根据了解到的情况分析,如果努力,通过非诉讼调解,双方还有继续合作的可能。这既能保护港商的合法权益,又可以使中方企业少受损失。于是,经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他们立即南下广东,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厌其烦地调解,终于使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为双方找到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新的合作方案:织衣厂由原来的双方共同经营改为港商承包经营,每年上交承包费。对此,中方企业和港商皆大欢喜。
合作制律师问世之初,曾有人担心这些不戴“官帽”、不吃“官饭”的律师会不会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办案质量和律师的声誉?经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用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事务所开业两年多来,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他们办案时注重社会效益和委托人的权益。去年夏天,一位台商经人介绍来到经纬律师事务所。原来,那位台商与北京某单位合资开办了一家出租汽车公司,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发生纠纷,因一直得不到公正解决,这位台商准备撤走全部投资。一些台港报刊也准备对此事大作文章。经纬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知道情况后认为,为了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保护台商的合法权益和在大陆的投资热情,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最大努力。于是,他们接受了台商的委托。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取证之后,他们依法将这一合资纠纷诉至法庭,从而使他的合法权益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为那位台商挽回数十万美元的损失。
经纬律师事务所,这个以地球上的经纬线命名的法律服务机构,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闯出了一条律师体制改革的成功之路。如今,该所的固定资产就拥有数十万元。但是,他们并没有停步,他们追求的下一个目标是:在继续发展国内经济法律事务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涉外法律业务,一旦条件成熟,还要走向世界,让“经纬”遍布全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