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李铁映要求按照七中全会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从国际国内大背景出发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5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铁映要求按照七中全会精神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从国际国内大背景出发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
本报北京1月24日讯 记者魏玉凤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在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到本世纪末,教育工作总目标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面向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李铁映在讲话中特别指出,本世纪最后十年,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十年。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今后十年,我国教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艰巨任务。从国际环境看,我们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国际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二是国际反动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挑战。从国内看,教育事业既要为90年代和下个世纪初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又要从反“和平演变”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国家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培养可靠的接班人。
我们必须从这个大背景出发,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眼光,规划和部署今后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
李铁映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时说,主要表现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育工作的战略决策日益深入人心,重视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行动;教育事业开始转入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教育改革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试点和探索,有的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国家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增加了对教育经费的拨款,财政预算外的教育资金有了较大增长,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正在逐步确立,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李铁映指出,今后十年教育工作主要任务是,逐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逐步完善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要求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整个教育事业基本适应“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
李铁映说,在今后十年内,教育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定不移地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学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坚持这个方针,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各级政府在考虑今后十年经济和社会总体规划时,必须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指导思想,努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并适当超前。
2、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能否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今后一个时期,要集中力量改变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的局面。
3、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教育事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4、坚持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方针。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确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观念和体制。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今后,要把加强师范院校建设和师资培养、培训摆到突出的位置。各级政府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李铁映说,“八五”期间,尤其是“八五”前期,整个教育要把重点放在进一步调整教育结构,深入教育改革,充实改善办学条件和大力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同时在数量上要有选择地发展。
李铁映在谈到今年的工作时说,制定教育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这是今年工作的一件大事。希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教育规划工作的领导,在1991年内,把各地区、各部门教育事业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基本定下来。他希望各级教育领导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干部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勤奋工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而努力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