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7阅读
  • 0回复

总书记复信一年间——石家庄第二印染厂职工“交答卷”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5
第2版(经济)
专栏:

  总书记复信一年间
——石家庄第二印染厂职工“交答卷”纪事
李振法 梁浩民 陈文科
“江总书记给咱们复信啦!”
石家庄第二印染厂职工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1990年1月25日。
二印人永远不会忘记,在总书记复信鼓舞下努力奋斗的这一年。
    天大的困难,咱和党一起扛
1990年伊始,各种困难接踵而来:计划供应的坯布只占工厂需用的46%,吃了上顿没下顿;资金紧张,内外贸欠款高达2200多万元;各种原材料涨价,迫使企业消化各种增支因素600万元……
这天,传来因煤气站改造,能源供应将成问题的消息,轰鸣喧闹的车间顿时静了下来。
“我找市长去!”染色车间一位毛头小伙子大声地喊道。
停一次车将使企业损失2万多元啊!
职工医院里,卧病在床的厂长崔志才,毅然拔下吊针爬了起来。
当医生发现时,他已经站在了全厂干部大会的讲台上。
“找市长,市长又找谁去?”他喘着粗气,左手强撑着身体,右手敲击着桌面。
一位工人,从家里液化气灶上受到启发:厂里能不能改用液化气?一条小建议引起一场设备改造的大会战。
漂炼车间主任杜主恩和保全队长冯齐兵,只用10个小时就拿出了全部图纸。
钳工、焊工、电工、管工……各路能工巧匠相继赶来,厂长、技术员全进了车间。
弧光闪烁。焊工刘毅的妻子来到现场,看到两天两夜没回家的丈夫满脸倦容,眼里充满了血丝,两眼湿润了……
三天之后,崔志才轻轻地按了一下电钮,设备内顿时喷出一排排欢快的火苗。
一年过去了,老工人曹玉祥谈起这件事,还激动得脸红,“那几天啊,真没说的,人人都成了王铁人。”
受到江总书记复信赞扬和鼓舞的二印职工,产生多大的干劲啊!当企业遇到坯布困难的时候,采购人员四面出击,八方采购,一年自采计划外坯布占实际产量的一半以上。需要20天才能投产的印花布,他们两天就赶了出来。当不少企业出口产品减少的时候,他们上北京下天津,走广州闯山东,硬是多开了几家新的外销窗口,去年外贸收购总值仍保持在9000万元以上。
“你们咬着牙,拚命干,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效益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不容易啊!”今年元旦,河北省代省长程维高来厂看望职工时,高兴地称赞说。
    牵住效益这个牛鼻子
“每个人有效益,每个部门有效益,每项工作有效益”,在二印厂不是时髦的口号,到处是一种热腾腾的气氛。
在印花车间的工作日记上,记载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在安装圆网印花机时,要把价值7万美元、重几百公斤的橡胶毯装上机架。这是个十分娇贵的东西,任何锐器、硬物都不得碰它。于是工人们剪去指甲,摘下手表,掏出了身上所带的硬物。为了预防万一,在零下4摄氏度的气温下,工人们干脆光着脚,钻到冰冷的地沟里,弓着腰用肩扛着180公斤重的大轴,一干就是六个小时,肩压肿了,腿麻木了,谁也不叫一声苦。在场的外国专家大为感动,不停地喊着:“OK、OK!”
向技术改造要效益!工人们凭着这股拚劲,仅用8天一次安装调试成功,创出了全国同类设备安装的一流水平。去年还试制开发出15个品种53个花色的新产品,创收效益77万元。
为了给国家多创收一分钱的效益,他们总是办法想了又想,潜力挖了又挖。
管工艺处方的青年助工池秀君,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摆满了工艺处方单子。她左思右想,眼前出现了希望:能不能用国产染化料代替进口染化料?她找工人试验,向同行请教,希望终于变成了现实。一笔8套色莹光印花外销生意,每米布染化料成本降低了0.29元。质量还提高了5%。一花引来百花开,所有的技术人员都行动起来了,每月投入的工艺处方就减少成本13.6万元。
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牵住了效益这个牛鼻子,他们全年实现利润1002.4万元,比上年增长了5%。要知道这是在战胜重重困难条件下取得的!
    补上教育这一课
向江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合格答卷,谁都想写上精彩的一笔,但也有不如人意的事情发生:
两名女工值夜班时打毛衣。隔壁的水房里跑了水,全然不觉。
机台上出了次布,下工序的人来反映,挡车工不重视。
厂长崔志才在沉思,厂里的制度够严了,职工的奖金也不少了,为什么还出事故?
第二天,厂党委扩大会做出决定: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
学习中,厂领导班子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认识。企业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二印也不例外。
全厂职工摆现象、挖根源,查出“6大不良倾向、50种病毒”。
一场群众性的“自我补课、自我教育”活动在全厂开展起来。
7月份,全厂94个工种、112个岗位实行了工作标准。干部提出“工作细如牛毛”;工人们提出:工艺上车、操作到位、擦车干净。出了质量问题三不放过:查不出原因不放过、不采取改进措施不放过、处理不了责任者不放过。
7月23日,厂里接到一个生产百万米的“特急”合同。当时厂里已决定放假检修,许多职工已买好探亲、旅游的车票,可是一听厂里有任务,二话不说返回了岗位。一天上午,染色车间的焙烘机突然堵了火口。焙烘机一停,整个生产线都停了下来。正在挡车的马亚聪不等温度降下来,毅然钻进了燃烧室。他的胶鞋被沾得“吱啦、吱啦”直响,到爬出来时,他的胶鞋再也脱不下来了。
生产恢复了,8月1日,百万米生产任务如期完成。
一个不平凡的年头已逝去。
一支不平凡的队伍在成熟。
“前途尚多困难,相期共同努力”。江总书记的嘱托意味深长,二印职工时刻铭记在心。为实现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他们将迎着困难继续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