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从“一手硬”到“两手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5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从“一手硬”到“两手硬”
沙英
据《人民日报》载:改革10年来,山东省牟平县海宁镇始终如一把握经济工作这条主线,而且也始终如一地抓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教育农民树立正确的钱财观、荣辱观、时间观和竞争观,提高了群众的思想觉悟,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1989年这个镇向国家交纳的税金就达2327万元,是1978年的122倍。
这个镇的经验不是个别的,在各地区有许许多多类似的生动事例,说明了精神文明的威力。
好多年来,在许多会议上和文件上,都在讲“两个文明一起抓”,“要两条腿走路”;但是实际上,有许多地区和部门的领导者,是把经济建设当作“硬任务”,把精神文明当作“软任务”,形成“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跛足”状态。
自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扭转了那种局面,作出了一系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和部署。亚运会为什么开得那么好,是同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分不开的;现在许多行业又在继续发扬“亚运精神”,出现了可喜的新气象。最近在沙市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会议,总结、交流了1984年以来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经验,重点研究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并为今后的建设活动指出了路子。这无疑对全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有力的推动。
从表面上讲,“两个文明一起抓”,仿佛是容易理解的,大家也都是赞同的;可是如果从实际上来看,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在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说在思想上存在着“一硬一软”,所以在实践中也没有花力气去抓。他们常常是“硬任务”来了,抓一抓;发生什么大问题了,抓一抓;上边号召、检查了,抓一抓,过一个时期又放松了,把它当作“季节工”或“游击战”来干。他们缺乏远见,没有指标,没有规划,没有措施。
我们想问题和办事情,都必须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要千方百计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是一切事业的物质基础;但是又要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援和思想保证,这就要大力抓精神文明建设。有的同志只注意算经济账,即只算在一定时期,钢铁、煤炭、粮食、棉花等的指标是多少,完成了多少,赚了多少钱。这都是有实物、产值的数字,可以明确计算的,所以称为“硬任务”。但精神文明建设就不同了,比如说现在提出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这方面的任务和指标,就不能像钢铁、粮食那样去制定,其成绩也不是短时期内可用实物和数字计算的,好像是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所以称为“软任务”,在实际行动上也就马虎一些。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
我们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硬任务”来干,应当有指标,有规划,有投入,有措施。整个国家要这样,一个地区、系统、部门要这样,甚至一个镇、一个村、一个单位也要这样,只不过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其具体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措施有所不同罢了。
有人说:“这种‘软任务’的指标不好订。”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很多,例如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在几年内培养多少大、中、小学生,扫除多少文盲半文盲,拍多少电影片、电视片,建多少图书馆、文化站;在环境建设方面,在几年内栽种多少树木,绿化多少面积,等等,这都是可以制定明确指标的。在加强思想道德方面,具体的指标是不大好订。可是,究竟党风、政风、厂风、校风如何,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怎样,只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听听问问,调查研究,进行某些“民意测验”,集思广益,心中有数,从而制定一个奋斗目标,抓住某些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会收到实效的。
有人说:“要投入,可是没有钱。”建设精神文明是要投入的,例如办教育、搞科普,这些方面我们比较落后,是要大发展、多投入的。可是我们还穷,当前经济又比较困难,特别是在那些温饱还未很好解决的贫困地区,要拿出很多钱来搞精神文明建设,确是有困难的。不过随着国力、民力的增长,我们在这方面的投入是在逐步增加的。但是也应当看到另一方面,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些是不要花多少钱的,甚至少花钱、不花钱也能多办事。例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究职业道德,提高干部的素质,改善服务态度,反对腐败行为,改善党风和社会风气,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等等,这都不需要花多少钱,只要下大决心,多想办法去干,就能收到很大效益的。
有人说:“太复杂了,规划不好订。”的确,精神文明建设包括的方方面面很多,有多种层次和渠道,同许多系统、部门都有联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制定一个全面的规划实在不大容易。不过只要一些地区、部门的领导者开动脑筋,从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调查和分析,认真地加以探讨,从总体上设想一下,制定一个规划和蓝图,具有自己的特色,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分期分批地进行,并不是很难的。例如三明、沙市、深圳、大连、武汉、蚌埠等城市,都早就制定了规划,而且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特别值得指出的,最近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会议上提出:对“八五”期间和今后10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应当有一个同经济建设相适应的总体设想和安排,或者叫规划,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使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提出这个问题好极了,大家都迫切希望有这样一个全面的、科学的总体规划,促使精神文明建设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说来说去,问题在于我们要站得高,看得远,深刻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多想办法,克服困难,就可以变“一手硬”为“两手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