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北方冬季气候有变暖趋势 去冬以来变化程度与前四个冬季相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北方冬季气候有变暖趋势
 去冬以来变化程度与前四个冬季相似
本报北京1月23日讯 记者谢联辉报道:生活在北方的人们都感受到冬季明显变暖。这一变化已被日前国家气象局通报的近十年我国气候变化情况所证实。
去年入冬以来北方变暖的趋势和程度,与前4个冬季相似。
根据各地气象台站近40年资料统计分析,北方地区80年代的冬季平均气温比前30年偏高0.3—1.0摄氏度,其中东北大部、内蒙古、新疆北部等地偏高1.0—2.5摄氏度。在多数冬暖年份,北方大部地区秋季初霜推迟,春季终霜提前。1989年测定的北京地区冻土深度仅25厘米,为近30多年的最小值。1986—1989年连续4年出现了异常冬暖。其中,1986年冬暖的范围最大,除北方外,南方不少地区也出现了冬暖现象;1988年冬暖的强度最大,且持续时间最长,不少地区的季平均气温突破了建国以来同期的最高值,出现了北京近140年,哈尔滨、沈阳、大连近80年,长春近50年来最暖(或次暖)的冬季。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冬暖现象不仅在我国的北方,而且在日本的大部、朝鲜半岛、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等广大地区也同样存在。现在还不清楚这一变化究竟是气候的自然变化,还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以后的影响。或者两种因素兼而有之。但从变暖情况来看,这与国外学者用气候模式计算出来的二氧化碳增多以后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分布颇有相似之处。
冬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冬季晴暖,对工业来说可减少能源消耗,有利提高交通运输能力、方便露天作业;对农业来说,有利牲畜、农作物生长、越冬,有利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然而,在初冬出现持续高温时需要适时调整播种期、采取农田管理措施,否则会造成冬小麦旺长,冬暖会增加土壤蒸发产生干旱缺水,会给病虫害、微生物提供适宜越冬环境,易造成病虫害蔓延,人的疾病流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