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进入国际先进领域 同步辐射研究发现新现象 性能优良吸引国外科学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重大科技成果巡礼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进入国际先进领域
同步辐射研究发现新现象 性能优良吸引国外科学家
本报讯 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台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以其建造的高质量、高速度,在国际高能物理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当今世界上已有的J粒子能域的加速器中,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以其高亮度(为美国同类装置的4—5倍)、低能散和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而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二十五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大会主持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里克特先生指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当今世界上这一能区中唯一的、亮度最高对撞机。”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按照一机两用的方针设计和建造的。在高能物理研究方面,主要用于胶子球、混合态和其他新粒子的发现;J物理、D介子的研究等。在同步辐射应用研究方面,因正负电子在作回旋运动时辐射出的同步辐射光,具有频谱宽,连续可调,亮度高,通量大,光束发散度小,偏振性好和有特定的时间结构等特点,优于激光器和X光机等常规光源,可广泛应用于固体物理,表面物理,原子和分子物理,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半导体材料,化学,微电子技术,光刻,地质学,矿物学,医学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两年来的运行结果表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实用性能完全满足以上两方面的要求,达到80年代的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对撞机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正在开展高能物理实验和同步辐射应用研究工作,并获得初步成果。在高能物理实验方面,已经获取600多万个J粒子事例,用于物理分析的程序库及数据库已初具规模。经离线分析得到的部分物理结果,已在新加坡第二十五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作了报告,受到与会各国高能物理学家的好评。在同步辐射应用研究方面,在碘代烷分子壳层气相吸收光谱试验和对超导样品进行的X光光声效应的测量中,发现迄今为止未见报道的新现象。新建成的光刻站,初步实验,即获得1微米宽的光刻线。在对头发丝进行的萤光分析实验中,通过对头发丝中微量元素的测定,发现了我国运动员的健康水平与铁元素含量的关系。
通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研制,不仅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高科技专业人才,而且为我国的大型科研工程建设的组织和管理积累了宝贵经验。由于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研制过程中,引进了一大批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技术,随着它们的消化、吸收和扩散,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例如盘荷波导加速管的精密加工和整体钎焊,大功率电真空器件的研制等,都突破了我国原有的工业技术极限,而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促进了我国工业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还为我国的高技术产品赢得了国际信誉,为我国的工业产品出口创汇开辟了新的领域。目前我国生产的加速管,波导元件、磁铁等高能加速器部件已向欧美等国出口;美国BNL实验室建造200Mev直线注入器工程也向我国进行招标。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正以其优良的性能吸引着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许多国家已提出与我国开展高能物理和同步辐射光应用的联合研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正在筹建中,可以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向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开放。
                           (王殿臣)
(附图片)
图为坐落在北京西郊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外景。 新华社记者 杨武敏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