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出席第四次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研讨会的代表建议 山区开发继续走“太行山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1-28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出席第四次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研讨会的代表建议
山区开发继续走“太行山道路”
本报讯 光明日报记者徐九武、本报记者王友恭报道:占国土2/3的我国山区经济的发展,对实现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八五”以至今后10年,必须继续坚持“太行山道路”的方向,更大规模地组织科技进山,把山区开发引向深入。这是最近在石家庄出席第四次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科技研讨会的专家和代表们的一致意见。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和代表认真总结了10年来的山区开发工作,一致认为,1983年国家科委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山区会议,推广了河北省组织科技进山开发太行山区的经验(这些经验后来被国家科委概括为“太行山道路”),使我国山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此,我国山区开发走过了由优势资源的单项技术开发到配套技术开发,再到区域综合技术开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与1978年相比,河北省山区工农业总产值已由56.7亿元增加到298.6亿元,提高了4倍多;农民人均收入已由89.4元,增至515.4元。闻名全国的穷困县湖南省凤凰县,走科技进山之路,实现经济腾飞,1990年财政收入过亿元,人均居湖南全省之首。
与会专家和代表指出,从总体上说,山区开发的水平还比较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生态保障比较脆弱,各地的发展也不平衡。与全国农村的平均水平相比,其差距有的地方甚至有逐渐拉大的趋势。今后,山区开发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为此,他们就“八五”期间以至今后10年的山区开发战略,提出了一些具体意见:
进一步扩大山区开发的规模,提高山区开发的层次。要在“七五”撒播科技星火的基础上,布设不同类型的山区试验示范区,组织多学科的力量,进行区域综合开发。试验区要在各级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实行多部门协同作战,并通过示范、培训等方式,使点上的经验不失时机地扩散到整个山区,形成规模效益。
加大山区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要根据市场的需求,组织攻关,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建立一批稳固、高效益的支柱产业。
建立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继续做好产前、产中服务的同时,重点强化产后服务。为了搞好市场预测,提供信息服务,国家科委农村中心准备建立跨省的专业协会,各地也应重视、加强这一工作。在产品的销售方面,除了发挥商业、供销、外贸等原有渠道的作用外,还要加强农民运销组织的探索。
推动大跨度的联合。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一些跨省的产业集团、产业协会,依靠山里山外的合作,带动山区经济更快地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