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首都规模难度最大的一条干线贯通南北 北京西厢工程正式通车 李鹏总理为通车剪彩并会见工程建设中的先进工作者和劳模 希望各地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一要积极二要量力而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8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都规模难度最大的一条干线贯通南北
北京西厢工程正式通车
李鹏总理为通车剪彩并会见工程建设中的先进工作者和劳模
希望各地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一要积极二要量力而行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罗观星、新华社记者邹爱国)缓解北京交通难的战役性工程——西厢工程今天在这里正式宣布通车。国务院总理李鹏为通车剪彩。
1990年8月破土动工的西厢工程,是继亚运工程之后,北京的又一项较大规模的市政建设工程。西厢工程北起复兴门立交南端,而后沿西护城河西侧南行,经西便门、天宁寺、广安门、白纸坊至菜户营。干线设上下六个车道,全长4.94公里,新建、改建道路总面积50.4万平方米,建有五座立交桥及十座过街人行通道,桥梁总长达6128米,面积为10.6万平方米,沿线无一处红绿灯。西厢通车后,使首都西部又有了一条南北贯通的干线。
通车仪式在新建的天宁寺立交桥举行。李鹏、李锡铭、陈希同、罗干和北京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了通车仪式。
北京市市长陈希同在讲话中说,经过规划、设计、拆迁、施工等部门上万职工16个月的艰苦奋战,在有关各方和广大居民的密切配合下,提前全面地、高标准地打通了西厢,完成了北京城市道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一项工程。这是继亚运工程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全市人民谱写的又一曲共产主义协作的凯歌,它充分显示了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陈希同说,交通问题是当前首都面临的一个突出紧迫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迎难而上,认真对待。他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朋友的支持下,经过几代人和多届政府的艰苦努力,依靠全市人民,一定能够把伟大11亿中国人民的首都建设得更加美好。
李鹏总理为西厢通车剪彩后,会见了在西厢工程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代表。
李鹏在讲话中说,作为国务院的负责人和一名北京市民,今天参加西厢工程通车仪式,我感到非常高兴。他说,这些年来,北京市政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东厢和西厢工程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这些工程的建成对于缓解北京交通的紧张状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既有利于经济建设,也方便群众生活。事实证明,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市政建设领域中,是能够集中力量,办成几件大事情的。这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在西厢工程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
李鹏说,建设一个新的北京,需要几届政府,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完成。他希望各地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一要积极,二要量力而行。他说,我们要逐步按照规划来改造老城市,建设新城市。他衷心祝愿北京市在建设现代化首都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通车仪式结束后,李鹏总理等乘车察看了西便门、天宁寺、广安门、白纸坊、菜户营等立交桥。
(附图片)
北京市西厢工程最大的立交桥——天宁寺立交桥。 本报记者
 刘振祥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