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温馨就在我们身边——评儿童影片《别哭,妈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06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温馨就在我们身边
——评儿童影片《别哭,妈妈》
苏叔阳
已经记不起有多久了,我没有这样流过泪。而今天,我哭了。我丝毫不想掩饰我的泪水。我湿着两眼走出影院。
《别哭,妈妈》,我不是妈妈,我哭了。我看见别人、许多人,也哭了,包括妈妈们。
一部朴实如生活本身的儿童影片,令长者与幼者一起感动,这是一个不小的成功。
影片的故事极其简单:9岁的彤彤,从精神病院里接回处于精神崩溃边缘的妈妈。他的爸爸,一位出租汽车司机已经同妈妈离异,另组了新的家庭。
一个残破的家庭将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命运,这已经是人们颇为熟悉的话题了。这个题目也极易由于编导者所持的不同的道德价值尺码而演化出不同的艺术模式。一个是由孩子的不幸与畸形的心态而引发出对离婚的谴责,甚至对离异的一方进行道德的评判与鞭挞;另一个截然相反,反对由孩子“扮演封建卫道士的角色”,而阐发“没有爱情的家庭婚姻是最不道德的”这一命题,甚至提出“谁是第三者”的沉重的问题。当然,也许会有第三种模式,便是站在一边,“客观地”阐述离异双方各自充足或不充足、合理与不合理的离异原由,把是非与道德的球扔给观众。
这部影片的编导者没有因袭旧说,而是从这题材中挖掘出新的意义,从另一个角度去阐幽发微,引出了令人深长而思的大题目,而且让观众见仁见智各自得到不同的体会,这不能不说是编导者对这题材所含蕴的社会、人生的深意有深刻独到的见解。
首先,编导者把父母的离异只当作影片主人公彤彤命运的背景来描述,把道德的评判隐藏在事件的后面,不让这使人心烦又难以说清的题目搅扰视线;
其次,编导者也不着意渲染残破的家庭给彤彤造成的畸形心态以及一些人对这一事件所呈现的各种无聊相。
编导者执著地表现在这逆境中的孩子怎样一步步踏上坚实的人生之路,阐发这孩子身上男子汉的阳刚之美,而这闪光的个性又是全然孩子式而绝非小大人式地显现出来。编导者顽强地开掘我们社会我们民族中最温馨、最美好的所在,通过彤彤的成长,朴实而又真实、深切感人地高唱出一曲爱的颂歌,同时又发出撼人心魄的爱的呼唤。
这部影片里的彤彤是个聪明、不乏调皮而又乐观、富有个性的孩子。他在街坊们、老师们(同时也有父母的)、爱与关切中一步步成长,从个人的不幸中找到了创造幸福的钥匙,选择了艰难但踏实的人生之路。他的一篇作文《我的星期天》经由老师的嘴宣读出来时,我的眼睛湿润了。他是那么深情而又朴实地述说他为妈妈做的一切:喂药、洗脚、擦脸,幸福地凝视妈妈的笑脸……而这场戏的结局,作者没有故意拔高,让老师趁机作番道德的演讲,而是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评论化解为幽默的思绪。
当看到彤彤为妈妈作健美表演、扭动着小屁股摘菜做饭,念念有词地盘算如何学会作馒头,省下几个钱的时候;当看到他边走边拣冰棍棒以备回家生火之用,小心地放下那摔烂的西红柿的时候,我的泪便止不住了。这是为一个艰难中自立的刚强孩子的赞颂之泪。
彤彤身边的人物,那些平凡到再也不能平凡的众生,一个个也都那么真实感人。特别是退休工人马大爷。他的爱如此深长而淳厚令所有的人热泪涔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妈妈的张嬿。她扮演了一个始终处在恍惚而又执著地追慕着往昔,在片刻的清醒时又依恋着儿子的精神病人。她表演得真实可信。每一个思想过程都清晰而准确。特别是当她决定让爱子去跟他的父亲过舒适的生活,自己重归精神病院时,她对这唯一能作出的牺牲,那决绝,那矛盾,真令人唏嘘。当然,假如全片能勾出一个段落,让她在清醒时能与儿子有段最动人的母子亲情的交流,就会更令人难忘。然而,这是剧本的缺陷,不能怪罪演员的。
倘说不足,那贯串全片的雷声与雨,似乎过重了点,假若是潇潇春雨,更符合全片的风格、情调。结尾的歌也重了。假若是一首更亲和更抒情的歌曲,在绵绵细雨中吟唱,画面也从老林的凝视拉为母子无声的相偎也许意味更要深长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