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年画考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06
第8版(副刊)
专栏:

  年画考故
陈显涪
千百年来,人们用年画美化生活环境,增添节日气氛,反映思想情趣,追求美好未来;年画成为家家户户新春佳节的缀美之物。
据考,年画源于先秦。《战国策》中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刻削子以为人”的记载;另一说是早在尧舜时期,原始的“年画”就已出现了。
年画中,要以“门画”起源最早。门画由古时候的“门神画”演变而来。据说,门神一词始于两汉时期。《荆梦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三教搜神大全》中又称:“户神,唐秦叔宝、胡敬德二将军也。”据传:“……唐太宗不豫,寝门外鬼魅呼号,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奏曰:‘愿同胡敬德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可其奏,夜果无事。固命画工绘二人之像于门,邪祟以息。后世永袭,遂门神。”民间以此相传,春节前夕绘画贴于门上,借以“驱鬼镇邪”。
六朝以前,年画的内容主要是高悬门户上“令百鬼畏之”的“门神”;六朝以后,年画的内容有了衍变和发展。从梁刘瑱的《少年行乐图》和表传的《三龙图》中可以看出,年画的内容已由镇邪纳福转变为反映吉庆欢乐,这对后世年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到了唐代,年画才真正发展为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从唐至五代的名年画中,即可窥见当时生活之一斑。如韩?的《丰稔图》、李升的《姑苏市集图》等画目,都体现了大唐盛世的富足殷实。其间,年画的绘彩敷色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可谓着色鲜润,深得体度。
唐以后,由于雕版印刷术的勃兴,年画艺术迅速发展,并逐步演化成了木版年画(分为着色、套色两种),现存最早的木刻年画是宋版的《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上面画着王昭君、赵飞燕、班姬、绿珠,习称《四美图》。这一期间,年画已基本形成了几大题材,具体可分:第一类求喜庆福贵,如《龙凤呈祥》、《福寿双全》等;第二类求驱凶避邪,如《钟馗捉鬼》、《黄猫捉鼠》等;第三类赞习俗风景,如《拜月图》、《苏州阊门图》等;第四类是故事戏文,如《武松打虎》、《文姬归汉》等。此外还有仕女图、花鸟图、日历图、耕织图等类别,题材广泛、形式多样,不愧为“东方古艺之花”。
明末清初,出现了“三大民间木刻年画”: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的潍县年画。它们自成流派,各得一体,在中国版画史上享有重要地位,曾先后传入日本和英、德等国。
解放后,年画艺术不断获得改进、提高和发展,宣传新道德、新思想、新风尚,采用多种先进的方法印制,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如今,年画,这朵“东方古老的艺术之花”,开得更如绚丽多彩,光耀夺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