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听鼓涉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08
第8版(副刊)
专栏:

  听鼓涉故
刘湘如
从那座小村庄归来,我老是想向人重述那段人人皆知的历史,那个非凡的年头,那发生于野地上的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
我不知道大泽乡原来是那样的:在两千多年前起义的旧址,除了旋风卷动瑟瑟的枯草,除了那一片寥寥的村落,除了三两来去的村妇和老农,其余似乎已很难再发现什么了。哦,那写在帛条上的“陈胜王”的名号,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豪迈的反诘,那“斩木为兵,诛伐暴秦”的雄壮的呐喊,难道已一齐被埋进了历史的尘堆里了?那九百戍卒铁的阵势,难道也未留下一点点痕迹?
我寻觅陈胜和吴广的足印,走过了乡间田塍很旧很老的土路,在轻微如叹的晚风中,我向人类和大自然发出了叩问。
我在一片杂树丛生的荒地上,发现一座方台,其实这只是一座破败不堪低矮狭小的土堆,堆上立着一排简陋的小学教舍。我问小学生:“听说过陈胜吴广么?”孩子们即刻把我围拢起来,挺感兴趣地反问我:“那么你知道吗?”
是的,也许你不能相信:历史戏剧性地将陈胜、吴广聚众起义的地址,化为一所小学课堂,莫非这正是有心人故意要让子孙后代记住这儿的往事么?
此刻我站在这高不过数米、宽不过数十米的土方台上,不敢确信一切真实得如此简单:那深刻着“涉故台”三个大字的残碑,就漫不经心地倒置在墙垣的一角,好像从来也没有人去关注过它。然而任何一位高明的史学家也不能否认:这儿就是两千多年前传令击鼓的场所。我在无意之间发现了明代以后的数块石碑,横七竖八,睡在荒地里或倒在廊檐上,覆上了厚厚的泥土和垢物。我用湿布擦干净一块断碑,一行字马上隐现于眼前——涉者,陈涉也。台者,陈涉演武击鼓之台也……遂赐嘉名曰涉故台……
据说,当年陈涉筑台盟誓时,见前方有梅花鹿从草丛跃出,他执箭在手,对戍卒们说:“若箭中此鹿,事必成功!”弓响之处,那只梅花鹿果然倒在地上,起义的戍卒们因此信心倍增,冲杀而去。这不知演绎过多少回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令人回味不绝。如今我面对眼前的一切不禁懵懂起来:当年那败得惨重的英雄们,是囿于“天命”,还是囿于不可搬摇的历史呢?
站在这座黄土台前,随便可以推想出当年起义将士跃马横刀的威壮景象。极目四望,看那坦荡如大海般的褐黄色土地,仿佛见到沥沥土丘相连的地貌,仿佛重睹“连营”屯军的气派。塚是死人的尸骨,丘是土地的寒褛,它们像一个个大海中的岛屿,绵延而去,直到肉眼看不见的尽头。它们覆盖了多少时光的慨叹,看见它们,又好像看见了一批批不驯的人马,听见那震天撼地的雄壮的鼓声……
历史怎能被人忘记呢?我在这片土地上惊奇地发现另一个史实:那就是公元1948年,这里也曾响过战斗号角,有过勇壮激烈的冲锋,只不过已不是秦末农民的大刀长矛,而是猎猎飘扬的“八一”军旗;已不是那揭竿而起的聚合之众,而是淮海战役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威武雄师。如果说两千多年前的那场农民战争,是为了推翻暴戾的封建统治,那么两千多年后的这场战争,则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命运。不是一般的历史的延续,而是时代的跨越与升华。这两场不同的战争,一场以失败告终,一场以胜利结束,失败是因为时代的局限,而胜利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很久很久,我的心头一直滚动着那些号角那些鼓声,一声声,一阵阵,从遥远的昨天蔓延过来,震撼着一个民族的灵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