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日苏关系新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09
第6版(国际)
专栏:述评

  日苏关系新变化
孙东民
近一时期,日本与苏联的关系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今年1月,日本参议院代表团和中山外相先后访苏,苏联也派出了大型代表团到东京参加苏日经济混合委员会会议。戈尔巴乔夫总统曾表示,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苏日关系将发生质的变化”。海部在上月的国会演说中,特别期待戈尔巴乔夫总统4月份对日本的访问,以真正结束日苏间的“战后的时代”,使日苏关系出现“飞跃”。日本报刊有关日苏关系的报道显著增多,有的把日苏关系的解冻看成“日苏新时期的曙光”。
日苏改善关系,对亚洲特别是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直接关系。二次大战后,日苏关系一直处于不正常的僵持状态,其障碍是双方存在悬而未决的北方领土问题,日本一直认为解决北方领土问题是改善日苏关系、缔结日苏和平条约的先决条件。1956年10月7日,苏联同日本签署联合宣言时曾同意在缔结苏日和平条约之后,将北方领土中的齿舞、色丹两岛交还日本。但其后由于种种复杂的因素,苏联拒绝承认苏日之间存在领土问题。去年,苏联对北方领土问题的态度出现松动,承认两国间存在领土问题。今年1月,戈尔巴乔夫总统会见日本代表团时表示愿就包括领土问题在内的和平条约问题与海部首相坦率地交换意见。日本对此表示满意,并对苏联作出友好姿态,去年日本的防卫白皮书删掉苏联是“潜在威胁”的提法,接着又向苏联提供战后首次20亿日元的无偿援助。1988年12月,双方成立缔结和约的工作班子,迄今已举行过6次会议,最近又将举行第7次会议。另外,有关共同开发远东西伯利亚自然资源问题,建立环日本海经济圈问题,也在两国经济界广泛议论。两国政府在双边关系上表现的灵活姿态,被看作是为使戈尔巴乔夫总统访日“取得双方满意的成果”而创造的良好环境。
世界格局的变化和双方战略的需要,是日苏关系“解冻”的重要因素。苏联希望与日本建立睦邻关系,以便借助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发西伯利亚的资源,推动国内的经济改革。而日本意欲通过日苏关系正常化提高自身的地位,增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日本外务当局更把苏联面临的经济困难视为实现对苏外交目标的良机,以加强经济合作换取北方领土问题的解决。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观察家认为,日苏关系的根本改善既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又需时日的考验。对改善日苏关系,日本仍坚持“政经不可分”的原则,经济合作这辆“车”需要领土问题的“马”作牵引;而苏联则强调通过扩大经济合作为解决双边关系中的广泛问题创造条件。中山外相访苏时,在领土问题上得到的是抽象的回答。日本新闻界转引戈尔巴乔夫总统的话说,领土问题“具有许多复杂的因素,不可能得到立即解决”。最近在东京举行的日苏经济混合委员会会议上,尽管苏联方面强烈要求日本提供经援合作,并提出一个庞大的合作计划,但日方反应很谨慎,表示只有当苏联总统访日取得成果和看清苏改革前景之后,才答应提供援助。显然,日苏双方对彻底改善关系既积极期待又行动谨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