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从“卫星城”起步——北京房改纪实(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0
第2版(经济)
专栏:

  从“卫星城”起步
——北京房改纪实(上)
张书政 朱悦华
幽燕大地,京畿之区,传出首都远郊10区、县全部开始房改的信息。
北京自1989年在城区11个单位搞房改试点以来,到1990年,试点单位扩大到100个,分为4个战场;其中,10个远郊区、县的城镇是主战场。到去年年末,主战场的房改已初战告捷,各区、县的房改方案全部出台。目前,这些方案正在顺利地施行着。
10个远郊区、县的房改是由点到面逐步铺开的。去年4月,通县房改方案率先出台,接着,顺义、大兴、延庆、怀柔4县热烈响应,陆续拿出自己的改革方案。门头沟、房山两区和平谷、昌平、密云三县也很积极,去年年底前相继开始房改。
8个多月里,10区、县的城镇纳入房改住宅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通过出售新、旧楼和收取租赁保证金等形式,回收资金近4000万元。由此可见,京郊城镇广大群众拥护房改的热切心情!
通县县城,中央和市属单位较多,危旧房较多,房改难度大。可是,该县县属单位全部开始房改,境内中央、市属单位已有80%开始房改。全县已回收房改资金730多万元。县委、县政府为搞好房改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在顺义,通过房改已出现了“售房——建房——再售房——再建房”的良性循环。县里对售房工作做得好,对群众买房的后顾之忧维修管理问题,也解决得好。该县新房全部出售,回收的850万元资金又投入新房建设,去年新建住宅8万平方米。现在边建房边出售,居民交款,订房,现已收回460万元,预计可收回个人资金2250万元。顺义还将旧楼房租金一步提到每平方米0.55元,使群众买房后的维修管理费用有了可靠来源。由于建房资金渠道增加了,解决该县5000户住房难问题,预计可由20年缩短到5年。
北京10个远郊区、县房改如此顺畅,是因为他们房改目的明确,贯彻了国务院有关房改的各项政策。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张健民告诉记者:“房改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合理调整家庭消费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为此,就要改革现行住房制度中的低租金、福利制,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个积极性,增加建房、修房资金,加快住宅建设。”
地处边远山区的密云县,10年来,县财政每年都咬着牙拿出1000万元,年建住宅2.8万平方米,但城镇住房仍很紧张,仅城关地区就有2700多住房困难户。如果不搞房改,还靠县财政拨款建房,再有10年也解决不了这些困难户的住房问题。去年,该县在县石油公司、粮食局等6个单位搞集资建房,回收资金144.17万元,几个月时间,有244户居民喜迁新居。县长段强高兴地说:“这样搞房改,我们看到了解决全县住房问题的曙光。再搞4年左右,可以解决过去10年也解决不了的问题。”
10个远郊区、县的领导带头认真执行房改方案,也是北京远郊区、县房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的重要原因。延庆县实行“小步提租”后,楼房租金提到每平方米0.40元,县领导带头交纳新房租,县直机关公房租金收缴率达100%,一年可新增租金30万元。49岁的密云县县委书记韩国琛,当了3年县长、一年县委书记,家里4口人,一直住在比较简陋的平房,每月房租不到10元。最近,他家迁入4居室一套楼房,恰好赶上楼房提租金,韩书记带头执行房改方案,每月交纳50多元的房租。
10个远郊区、县的房改已逐步展开,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还有许多问题要及时总结经验,市领导推进房改的方针是“积极而又慎重”。
与市区比较,远郊区、县房改工作相对容易;北京的房改战略是先易后难,从卫星城上积累实战经验,市区的房改工作会搞得更稳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