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突破口将从这里打开——冬运会冰上三项比赛述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0
第4版(要闻)
专栏:体育

  突破口将从这里打开
——冬运会冰上三项比赛述评
本报记者 汪大昭 李北大
中国冰雪项目的整体水平,冰强于雪,评价第七届全国冬运会各项竞赛的水平,自然也把注意力较多地盯在哈尔滨滑冰馆的冰面上。
短跑道速滑
这是我国冰上项目中历史最短、进步最快、水平最高的一项,1983年第五届全国冬运会首次设立短跑道速滑,现在已成为冰雪界抱希望最大的突破口。越是这种项目,往往竞争越激烈,强手也越多。
本届冬运会短跑道速滑,共有13个地、市派出96名男女选手参加,年龄在14岁至28岁之间,其中10人曾在洲际以上比赛中获得过奖牌。这种情况表明各地重视和实行冬季项目奥运战略,注意发挥优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冬运会短跑道速滑赛女子项目比赛本身已接近世界比赛水平,王秀兰超世界纪录的优异成绩正是在这种高档次的竞争中创造出来的。
花样滑冰
一些行家对我国花样滑冰这几年的进步作出好评。同时,有人也指出我们对这个项目的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还不成熟,时而强调滑冰技术,时而突出艺术表现。多年国内冰舞比赛无人能撼动的哈尔滨选手刘陆阳、赵小雷,这次输给了吉林市的韩冰、杨辉,引起人们不休的议论,甚至对无可争议的男女单人滑和双人滑冠军获得者,行家们也有不同看法。
尽管如此,练好基本功仍是对花样滑冰选手的普遍要求。与世界冰坛明星那种醉人的表演相比,我国选手还不能进入“自如”的境界。这将最终障碍着我国花样滑冰逼近世界先进水平。
冰球
历届全国冬运会冰球比赛,这次队伍最少,水平悬殊。哈尔滨男队5场比赛进81球,仅失8球,成了“绝对”冠军。这个队里2/3队员是国手,找不到同一档次的对手切磋。
10年来,中国冰球大致稳定在世界C组前3名的水平。尽管国内队数越来越少,但在与苏联等冰球强国的交往中注意吸收快速、灵巧等先进打法,成绩尚可。作为观众多,影响大的一个冬季项目,如何使我国冰球在世界B组站稳脚跟,应当在规划冬季奥运战略时给予“保护”。
离1992年冬季奥运会只有300多天了。全国冬运会犹如响钟提醒冰雪界,进入倒计时的备战。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称王秀兰等优秀选手为冰雪项目的排头兵。扩大一步说,冰上项目是我国冬季运动的排头兵。人们寄希望于全国冬运会到冬奥会这300多天的努力见成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