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统一战线和知识分子工作者的楷模——怀念孙承佩同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0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统一战线和知识分子工作者的楷模
——怀念孙承佩同志
周培源
1990年10月20日,九三学社中央来人告诉我,孙承佩同志在因病住院期间突然去世。我感到非常震惊,万分悲痛。因为就在几天前,他还到我家里,同我谈九三学社中央的工作。没想到,仅过数日,竟然人天远隔。我失去了一位知心的朋友,一位可信赖、可依靠的同事,九三学社失去了一位卓越的领导人,爱国统一战线失去了一位优秀的知识分子工作者。
承佩同志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党的统一战线和宣传文化工作的忠诚战士。他从青年时代就投身革命。1934年至1937年,他就读于北平大学法商学院,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参加了“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先后在山西和陕西从事抗日救亡工作。其间,他刻苦攻读马列著作,思考中国革命和社会问题。后去重庆从事报业新闻工作。在重庆,他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决心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和建立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抗战胜利后,他到了北平,在美国新闻社工作,并以此为掩护,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和独裁统治,为人民革命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1945年,他和几位地下党员和进步知识分子一起创办北平中外出版社,出版、销售解放区刊物和进步书籍,努力传播革命思想。他编辑的《新闻评论》,是抗战胜利后在北平出版的第一个进步杂志,影响很大。他翻译出版了英国名记者斯坦因所著的《红色中国的挑战》,在国民党统治区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他在参与和平解放北平的活动中,也起了重要作用,为发展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打倒反动派,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平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他与胡愈之等人共同筹办《光明日报》,并历任《光明日报》社务委员、采访部主任、总编室副主任。他作为特派记者,两次赴朝,活跃在战火纷飞的前线。他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揭露美帝国主义发动细菌战和破坏停战谈判的阴谋。1955年,他随周恩来总理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我认识承佩同志是在1952年。那时,承佩同志兼任社中央副秘书长。1958年,他调九三学社任专职秘书长,主持九三学社中央的工作,1979年起任副主席。九三学社是由高、中级知识分子组成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它集中了许多优秀的科技专家和学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九三学社中央的工作做得如何,对我国多党合作及其他方面都有一定的政治影响。承佩同志主持工作,责任重大。在此期间,他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帮助社内广大知识分子正确认识形势,坚定接受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承佩同志有较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因而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原则性。在他主持工作的前期,我国频繁地发生政治运动,如1957年的反右,1959年的反右倾,1964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最后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些运动大多与知识分子有关,九三学社也不断受到冲击。承佩同志熟谙党的统战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在历次运动中,自觉抵制各种错误做法,始终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和风细雨地帮助知识分子提高认识,满腔热忱地关心、爱护知识分子,做好统战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整个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承佩同志坚决拥护党中央的决定,并积极工作,促使九三学社转变为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型的政党,充分调动广大社员的积极性,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与此同时,他在政治上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当这种错误思潮泛滥的时候,他常常在各种会议上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亲密合作的光荣历史,强调九三学社要坚持接受党的领导。在1989年动乱期间,他在社中央的会议上,一再强调九三学社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由于他的工作,使九三学社在前年复杂的政治动乱中,保持了稳定。
1989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下发以后,他不顾年老多病,多次参加中共中央、中央统战部召开的会议,并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社员阐明文件的重要意义,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这个重要文件,以推进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承佩同志始终理解知识分子,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解决各方面的问题,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为国家多做贡献。九三学社的一位畜牧专家,“文革”期间,被错误批斗。打倒“四人帮”以后,他的工作、职务都恢复了,可是,由于人事方面的问题,一直没有平反。他在单位工作受到很大压力,科研无法进行。为此,他希望调往浙江农大,但一直没有办成。这位同志非常苦恼。承佩同志了解此事以后,很快通过组织帮助这位同志解决了工作调动的问题。
承佩同志在九三学社工作30多年,从副秘书长、秘书长到副主席、常务副主席,始终很尊重、理解知识分子。他注意工作方法,善于排解矛盾,耐心做知识分子的思想工作,与知识分子交知心朋友。
承佩同志是共产党员,但他与九三学社中央的几位老领导关系搞得都很好。许老(德珩)、茅老(以升)、严老(济慈)、金老(善宝)同他的关系都很融洽。如茅老,有什么知心话总爱与他倾谈。对这些老同志,承佩同志从思想、学习和生活各方面都非常关心。如许老,89岁高龄时,又一次提出入党要求。承佩同志得知后,及时帮助向上级党组织反映,使他这一崇高愿望很快得以实现。承佩同志与党外的同志关系搞得那么好,没有大量的工作和彼此间真诚的信任是不可能的。这也与承佩同志为人正直、光明磊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的高贵品质分不开的。自担任九三学社中央领导工作以来,我同承佩同志互相尊重,对国家和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统一认识,所以合作得非常好。作为常务副主席,他还十分注意团结其他副主席和各地方负责同志一起工作。这几年,他积极奖掖后进,培养新人,为九三学社的建设和九三学社同中国共产党长期亲密合作,付出了全部心血。“任劳负重,沥胆披肝,统战奇勋人共仰;兼听并观,鞠躬尽瘁,和衷隐德莫能名”,启功同志的这幅挽联,表达了广大九三学社成员及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对承佩同志的高度评价和由衷敬佩。承佩同志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真正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他关心爱护知识分子,理解知识分子,善于做他们的工作。通过他的工作,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得到了认真的贯彻执行;广泛团结了九三学社成员和所联系的知识分子,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他是知识分子的挚友,是统一战线的优秀工作者,是九三学社杰出的领导人。他的去世,对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尤其是对九三学社的工作是重大损失。对承佩同志的去世,我的悲痛是难以言表的。谨以此文,寄托哀思。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