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百慕大三角之谜众说纷纭 戴维逊假设可能是对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0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百慕大三角之谜众说纷纭
  戴维逊假设可能是对的
神奇的百慕大三角海域,一直是科学家极欲探究的谜团,但众说纷纭,迄今科学上仍无定论。
1934年,加拿大科学家戴维逊曾提出一项假设:在百慕大三角地带的海底有一层累积三亿万年的“水合物”。这些“水合物”是死亡腐败的动植物、鱼蛤类沉淀而形成的厚沉积层。这层“水合物”平时就像巨大的冰块一样,静静地躺在海床上,但其溶点比较高,一旦发生海底火山爆发、地震断层,或受海洋暖流的冲击,冰状“水合物”就会溶解,产生出大量的甲烷(俗称沼气)。这些甲烷从海床往上冒时,产生无数气泡,这无数气泡越往上升,海水的压力越小,气泡就愈大。聚合成巨大的甲烷气泡层在上升至海面时,气泡因接触空气减压而破裂,造成海水的“中空”。当船只由“实水”驶经上述气泡的“虚水”层时,“虚水”层无法支撑船只的重量,于是就像投入水中的一块石头一样下沉,旋即无影无踪。
至于飞越该处上空的飞机发生意外,按戴维逊的解释是,甲烷层将空气中的氧气“逼离”,造成缺氧状态。飞机的引擎在缺氧状态下突然熄火,急速坠海。
戴维逊1934年提出的解释一直未引起注意,但在他死后的今天,许多科学家认为他的理论可能是对的。 
   (1月31日《中国环境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