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湘南的“闹春”风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0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湘南的“闹春”风俗
在我国湘南一带的民间,每年春季里人们总爱用独特有趣的传统方式热闹一番,表达辞旧迎新的喜悦。
立春前后,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带着人用彩纸扎起箩筐般大的牛头,然后敲锣打鼓挨家串户送报春图。
报春图系木板刻印本,内载24节气交接时分及一年农事的安排。随着时代的变迁,图中还穿插有宣传计划生育、保护土地、科学种田的内容。主人则早早点起红烛,燃放一串长长的鞭炮把牛头迎进厅堂里,并恭恭敬敬接过报春图,此谓“牛头报春”。
待春耕插秧完毕,农户各自略备薄酒菜肴,款待在插秧中相互帮工的亲友,颇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意味。
大家相约日期,每户举一方灯,锣鼓敲得震天响,走遍村里各户。方灯上面或画丰收图、或书丰年、福寿、康泰等字。灯队每到一户,就有“村级”艺人用花鼓调唱灯赞。唱词诸如“走过一山又一山,放起喜炮接灯来,接起灯来庆新春,党的政策暖心怀。”皆是预祝人寿年丰之意,此谓“山村闹田灯”。
(2月2日《农民日报》曹晋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