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漫话“资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7
第8版(副刊)
专栏:周末谈

  漫话“资源”
王洪鹤
围绕徐福故里之归属,江苏某地和山东某地一直争执不下。一方材料翔实,振振有词;一方考证有据,沾沾自喜。双方都说徐福故里的的确确在他们那里,徐福当年东渡扶桑也是从他们那里出发的。后来上面表了态,日本友人也作了实地调查,予以估证。这一来,被认可的一方得到宽慰;而未被认可的一方作何感想,不得而知,但他们也已有了“徐福村”、“徐福庙”之类;却是事实。由此看来,事情究竟作何了结(也许毋须了结),眼下怕还难以回答呢。
其实,这种争论不自今日始。记得当年关于诸葛亮居住地之争,两个有关省份就连篇累牍地打了许多笔墨官司;还有少林寺发源地问题,“战况”也是满激烈的。有趣的是,近来又有人在认真考证:“桃园三结义”的地点究竟在哪里?武松都在哪家酒店喝过酒?李逵曾在哪座林子里抡过板斧?林黛玉葬花用的锄头是哪儿生产的……真有点一发不可收,令人眼花缭乱了。
挖掘历史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增添旅游景点,此系善举。但依愚之见,这些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仅仅是“死”资源,而要壮大实力,还必须有许多过硬的“活”资源,乃至“人造资源”。
近几年,各地已经注意到“活”资源的开发了。例如深圳市的“锦绣中华”,纳祖国名山大川壮丽景观于小小的一方之地,不出一小时,便使中外游人粗略知晓中华之美。山东省淄博市的临淄区,建造了“聊斋志异窟”,那些魑魅魍魉狐仙鬼怪先是令人吃一虚惊,尔后却不由为之倾倒。这类资源既有变“死”为“活”之妙,又免相争相克之虞。报载,新加坡正在建造一座占地十二公顷的“唐城”,那是按照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国唐朝的首都——古城长安的模式建造的。这种跨越国界跨越时空的妙举,套用一句话,似可叫做“中为外用”了。
不过我也觉得要使旅游景点真正具有生命力,并维持久远,还须注重与人们日常生活有密切联系的资源。单说一个“衣”字吧,一般地搞个“服装一条街”或者“服装中心”,问题也许不大,但要办得出类拔萃、富有特色,就不那么简单了。服装,外观的精彩纷呈,色泽斑斓,自不待言,更有蕴藏其中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化艺术、风俗沿革等多方面的社会内涵。可以设想,要达到多极和谐,完美时尚,无疑要做许多“文章”,要做许多过硬过细的工作,绝不像“考证”黑旋风李逵的板斧和林妹妹的锄头那般省力,那般随心所欲。这还是仅就服装而言,倘再涉及到交通要畅达,邮电要方便,并使有关的“硬件”统统硬起来,则非下一番真功夫苦功夫和创造功夫而不能得。明年是我国旅游的“友好观光年”,但愿旅游资源能够多些再多些,新些再新些,好些再好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