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农民车”新气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1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征文

  “农民车”新气象
蒋耀强
“哟,行李架上的行李、杂物怎么这样少?农民的年货塞哪里了?”
腊月二十四早上6时15分,当过多年列车员、列车长的广西南宁火车站干部胡治河,踏上504次由南宁开往桂南的“农民车”(广西人对慢车的称呼),便发现了一个“新现象”。
胡治河对当年春节前后“农民车”上的情景,至今仍记忆犹新:一张张疲倦的脸挤压在一起,车厢内水泄不通;行李架上一捆捆沉甸甸的挂面;鼓鼓囊囊地装着低档饼干、肥猪肉的麻袋和塑料编织袋堆成几层;座位底下,塞满了纸箱、布包……
今天车上的旅客,大多仍是农民。他们一改过去如牛负重的神态,在轻松、愉快的欢笑声中,谈论起过年的事来。
“现在过年的观念淡多了。以前刚过完年就又盼着过年,过年过‘肉瘾’。现在平时也杀鸡宰鸭,何必非集中在过年。”平南县寺面乡农民卢瑞敏笑着说。
这次没带一点年货回家过年的民工蒙达明,落落大方地说:“家门口什么都有卖的,何必费劲背回去?”
“春节空闲时间多,我们村不少农民特意到城里买电视机。实不相瞒,我也是专程到南宁买电视机的!”邕宁县长塘乡农民陆瑞彬说。
约8时许,天大亮了,列车行进在一片宽阔的小平原中间。从列车窗口望去,不少农民赶着马车,开着手扶拖拉机往地里运农家肥,男男女女正忙着为种下的甘蔗、玉米等盖上地膜……
过年“闹春”的情景,又引发了不少农民的感慨。不少农民议论说,现在农民最讲究实事求是,操办年货时,也不忘给“土地爷”“打酒”(农药、增产剂等)、“买白糖”(化肥)、“置新衣”(地膜)……
党的开放政策,改变着广西壮乡农民的旧观念,给他们带来进取意识和求实精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