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酒仙”范玉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1
第4版(要闻)
专栏:

  “酒仙”范玉平
本报记者 朱竞若 曹照琴
四川宜宾有位被人尊为“酒仙”的人,名叫范玉平,是五粮液酒厂的高级工程师。
范玉平与酒打了一辈子交道,深通酒性。滴酒沾唇,即能品出其牌子、产地、年头以及所含的各种微量成分。他能得此大名,更在于他的那手调制迷人美酒的绝活。
一次行业技术交流会上,各酒厂勾兑高手云集宜宾,现场表演,按规定各自调制出150公斤成品酒。第一位技师使用了25.5公斤综合调味酒,第二位技师使用了8.5公斤。轮到范玉平上台,他只配制了四两三钱综合调味酒,立刻使150公斤基础酒醇香爽滑,风格骤变。顿时,四座皆惊,掌声四起。
在实践中,范玉平还掌握了调味酒的特性,以十万分之一的含量,可使酒质发生根本变化,巧妙运用,能将平凡的基础酒调气提味,点铁成金。五粮液称雄酒界几十年盛名不减,与范玉平炉火纯青的调酒技术密不可分。
范玉平容貌清癯,是个老实人,不善言辞,公众场合,那溜边儿站着嘴角带着一丝微笑的人,准是他。只有在牵涉到酒的质量问题时,才变得异常固执。有一阶段,五粮液俏得不行,上门拉货的卡车在厂门口排起了长队,可整整一个星期没有五粮液出厂,原来是在香、浓、甜、净、爽五味之中“爽”字没过关,喝起来略微有点挂喉,那在外行人几乎是察觉不到的。提货的人追着厂长不放:“挂点喉就挂点吧,只要是五粮液就成啊!”作为总技师的范玉平瞪大了眼睛:“那怎么成啊,挂喉的就不是五粮液啦!”一直到解决了问题酒才出厂。
范玉平名声远扬,用高薪聘他的人踏破了门槛,他全部婉言谢绝了。但是,当上级要总结他的经验时,他二话没说,把自己数十年间在上万次试验中摸索出的勾兑规律无保留地贡献了出来。1982年,他独特的调味技术在酿酒行业全面推广,他的胸怀赢得了同行极大的敬意。
个人的智慧变成集体的财富,在利国利民的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范玉平感到踏实幸福。人民也给了范玉平崇高的荣誉,他先后被评为商业部特等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范玉平一袭布衣,生活简朴依旧,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事业依旧。
为了使我国白酒生产逐步走向现代化,范玉平受命与其他几位专家一起研制“五粮液计算机专家勾兑系统”。他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一工作,他以一生的经验把勾兑总结成“烘托——缓冲——平衡”三个阶段,神秘的勾兑技术终于可以译成计算机语言进入微机了。
(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