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对思想政治工作“度”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1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政治工作新探黄河杯征文

  对思想政治工作“度”的一点思考
蒋乾麟
回顾这些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所走过的弯路,如果从方法论上找原因,恐怕都与“度”的把握出了偏差有关。这很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这些年来思想政治工作所出现的“度”的偏差,突出反映在哪些问题上呢?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十个方面:一是地位的高与低——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我们在纠正了把政治工作摆在“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位置的“左”倾后,又出现了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严重失误。二是作用的虚与实——物质利益与革命精神的关系。我们曾经吃了不少“精神万能”的苦头,但这些年来又咽下了思想政治工作“取消论”的苦果,出现了“一切向钱看”的现象。三是目标的远与近——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我们有过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盲目求纯、急于求成的教训,但在纠正的过程中,有的从“高八度”滑向“低格调”,出现了否定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论调。四是内容的主与次——政治性与知识性、娱乐性的关系。在新时期不少单位改变了以往政治教育单调枯燥的做法,创造了许多寓教于乐、寓教于文的好形式,但有的却出现了以文化、娱乐活动取代政治教育的倾向。五是方法的情与理——尊重理解关心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的关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拨乱反正提出来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但有的却把它曲解为就是“讨好”和“迎合”,出现了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涣散的状况。六是环境的松与紧——民主与法纪的关系。我们曾下大力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和领导与群众对话等思想政治工作的民主形式,但有的把“宽松”强调到了不适当的地步,以致出现了类似“文革”期间的无政府主义思潮。七是人员、机构的增与减——社会化与专业化的关系。新时期提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要精干的要求是完全必要的,但一度却出现了盲目裁减的倾向,“新格局”成了“空架子”。八是干部的才与德——革命化与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关系。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忽视德才兼备和把革命化放在第一位的基本原则,仅仅以“文凭”取人,单纯以“年龄”划线和片面地选“能人”执政的问题,我们并不鲜见。九是传统的褒与贬——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倡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但有的却一味追求标新立异;所谓“改造论”,实际上就是要割断历史,否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十是“他山之石”的借与用——汲取西方有关学科知识与本体建设的关系。新时期通过引进一些西方有关学科知识,拓宽并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领域,但有的却忽视了本体建设,甚至试图以西方一些学科知识来取代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门科学。不难看出,在“度”的问题上,“左”右摇摆,来回折腾,是影响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和威信的重要原因。
(作者为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政工系学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