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园丁精神巾帼志——记民办教师林沫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1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园丁精神巾帼志
——记民办教师林沫英
吴彩平 黄发兴
扫盲,她已坚持了26年
1964年,林沫英初中毕业,成了福建省莆田县后江村的“女状元”。许多姑娘、大嫂是“睁眼瞎”,经常请她读写书信,查看劳动工分牌,计算帐目……
有一次,一位文盲大嫂错用了农药,造成全家中毒。沫英看到姐妹们不识字的痛苦,感受到她们摆脱文盲、迫切求知的愿望,自发地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夜校。从此,她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近些年,村中许多年轻小伙往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闯荡去了,不少小媳妇随夫在外,因不识字,成了丈夫的负担,挨了不少白眼。她们跑回家乡,进了林沫英的扫盲班。
20几年来,林沫英为600多位乡亲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她因此获得了省“巾帼扫盲奖”。
15年,她班上没有一个流失生
1975年,林沫英当上福建省莆田县后江小学民办教师。每年开学,她都要奔波于许多人家,耐心动员家长让适龄儿童,特别是女孩子入学。
学生陈丽琼,父亲在外工作。她既要照顾弟妹,又要常为下地干活的母亲送饭。她念了一个学期后,家长就不让再念了。林沫英家访五次,终于说服了丽琼的父母,让丽琼复学了。后来陈丽琼也真为老师争了气,被学区评为“三好学生”,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
林沫英是位公认的好老师。许多家长指名要让自己刚入学的孩子进她的班。
15年来,林沫英所教的班级在全县验收时总是名居学区前茅。哪怕是在她丧失亲人、困难重重的年头,也不例外。她的班里没有一个流失生。她每星期要上33节课,每夜还有两节扫盲课。要在全学区三四十个班级中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她该付出多大的代价!她被评为省“学雷锋,育新人”积极分子,谁会感到奇怪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