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抓质量要重视基础工作——六论“质量、品种、效益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2
第2版(经济)
专栏:

  抓质量要重视基础工作
——六论“质量、品种、效益年”
本报评论员
谈起提高产品质量,有的人两手一摊,连连摇头:没钱,难办事。
不错,许多产品提高质量,是要靠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实现的。特别是一些高精尖产品,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质量就没有可靠的保证,不花钱是不行的。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泱泱产品世界之中,众多产品质量不过关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设备、技术落后,而是企业管理松懈和实际操作粗放。也就是说因为企业的基础工作没有做好,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没有达到,所以出了低质产品。改变这种状况,并不需要花钱。
挺考究的衣服,一试穿,扣子就“叭,叭”地掉了几个;满精致、光亮的一摞炒锅,挑来拣去,锅把全是歪的。诸如此类的质量问题,不胜枚举,你能说是由于设备、技术落后吗!缝扣子,安锅把,目前恐怕还没到非用电脑不可的时候,只要认真干,就出不了错。质量次,出在劳动态度差和管理不严上,用不着花钱更新设备、引进技术。
我国的一些传统名牌产品最能说明这一问题。如王麻子菜刀、张小泉剪子、同仁堂的中成药等,质量上乘,多年享誉不衰。它们“成名”时的设备和技术,并不先进,有些还是相当落后的。它们之所以能创高质量、保高质量,除了独特的生产工艺外,更重要的是靠职工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加强企业的基础工作,就是要增强职工的这种责任感。要通过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经常的思想教育,使职工树立起“质量意识”,这是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的关键。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但有了先进的设备、技术,并不等于就有了先进的产品质量。同样的技术、设备,在不同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高低不同的情况,屡见不鲜。这进一步证明了加强企业基础工作的重要。前些年,某手表厂拥有世界一流制表设备,却因不注意认真清理零件表面油污,因而长期生产不出质量上乘的手表,就是一个例子。今后,我国企业技术改造的步子还要加快,加强企业的基础建设显得更加重要。没有良好的企业素质,先进的技术、设备难以发挥作用,也就出不了高质量的产品。
由此可见,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与加强企业基础工作,是提高产品质量的两个重要方面。而企业基础工作的加强,对提高产品质量,有更加普遍的意义。希望大家在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中,从一开始就特别注意这一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