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提高经济效益 抓好结构调整 袁木就贯彻七中全会精神和当前经济形势答记者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3
第2版(经济)
专栏:

  提高经济效益 抓好结构调整
袁木就贯彻七中全会精神和当前经济形势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2月12日电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发言人袁木,最近就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回答了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等新闻单位记者的提问。他在谈到今年的经济情况时强调,一定要下更大决心、作更大努力,把各种有利因素充分发挥出来,使不利因素逐步得到克服,这样今年的情况就一定会比去年更好。他说,最关键的问题是要继续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并且花最大气力认真通过改革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抓好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他强调,对这些要切实抓出明显的成效。
袁木在应记者要求对今年我国的经济情况作估量时说,他对今年的经济情况持比较谨慎的或者说是有条件的乐观态度。他说:我认为,经过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控制了通货膨胀,农业连续两年丰收,工业生产逐步回升,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我国经济情况正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经济情况就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着许多有利条件,另外一方面也还有不少不利条件。
袁木说,有利条件看来有这么几方面:
一是,去年农业获得比较全面的大丰收,粮食产量无论是单产还是总产都较多地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其他农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根据多年的经验,凡是头一年农业情况比较好,第二年整个经济情况就会好一些。
二是,能源、交通、原材料这些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原来都比较紧张,现在仍然紧张,但紧张的状况逐步有所缓解,这将为工业生产的继续增长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三是,市场状况逐步回升,开始有一些转机。
四是,由于实行微调,固定资产投资去年有所增加,今年还会继续增加,这对克服市场疲软特别是生产资料市场的疲软,将发生积极作用。
五是,我想随着整个形势的逐步好转,人们的精神状态预计也会比去年更好一些。
袁木说,当然,应当看到现在我们的经济确实还有不利的一面,还有一些困难,主要是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的回升、工业生产的回升还很不平衡,有的地方回升快一点,有的地方回升慢一点,个别地方甚至还没有回升,这就会制约各项生产的发展;二是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生产的经济效益,前一时期严重滑坡,从去年10月开始有所回升,但转机还不明显,所以效益不好将是影响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三是由于有了前面这两条,带来了我们国家的财政状况还比较困难,现在中央和地方的财政都比较紧张。
他说,我所以讲对今年的情况持谨慎的或有条件的乐观态度,这个意思也就是说,我们既不能只看到一些有利条件,就盲目乐观,掉以轻心;又不能只看到目前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就畏缩不前,知难而退。我们一定要下更大决心,作更大努力,把各种有利因素充分发挥出来,使不利因素逐步得到克服,这样,今年的情况就一定会比去年更好一些。这里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坚持贯彻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并且花最大气力,认真通过改革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抓好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这些要切实抓出明显成效。
记者提出,现在一些企业产品质量不好,不适销对路,亏损严重,应该实行关停并转,但是许多地方没有采取这样的措施,对此应当怎样看。袁木回答说,中国有许多事情面临“两难”选择。企业效益不好,发生亏损甚至严重亏损,照道理有些企业就应该转产或者关停,或者被别人兼并,或者作破产处理等等,否则无法提高整个经济的效益和素质。但是,企业关停并转过多,造成待业人员过多,就会影响社会的安定。
他说,现在我们强调组织企业集团,并不是说要让一些效益好的企业把效益不好的企业背起来。组织企业集团既有强与强的企业实行联合,又有强与弱的联合。只要是有利于各项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生产力和地区经济的合理布局,有利于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对组织企业集团就应该积极加以推进,使之逐步取得实际效果,这样就完全有可能缓解现在一些企业经营不好或严重亏损所造成的一些矛盾。
袁木说,优化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关停并转一批企业。这只是我们可以和应该采取的手段之一。还应该采取各种综合配套的有效措施来达到这个目的。
记者请袁木谈他学习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精神有哪些主要的感受。袁木说,这次中央全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通过学习我受到很大鼓舞和教育。概要地说,我感受最深的有这样几点:
第一,这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再一次非常明确地肯定了我们在本世纪最后10年的奋斗目标,简单地说就是要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在解决了温饱的基础上达到小康水平,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当然,因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达到小康水平会有先有后,但全国到本世纪末要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绝不是空想。实现这个目标,任务也很艰巨,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得大体上保证今后10年平均每年保持6%左右的经济增长率。这个增长速度要比前10年低一些,为什么还说任务艰巨呢?这里有两个因素要考虑到:一个因素是我们的基数大了,今后10年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要比前10年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包含的实物量大得多,这就增加了难度;另一个因素是,今后10年的经济增长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和优化经济结构为前提,这是我国经济要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产品质量和经济素质要提高,速度要没有水分,还要保持平稳发展,不要有大的波动,这也就比较难了。这个目标实现以后,我们国家整个经济实力到本世纪末会有更大增强,综合国力在世界上所占的位次会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也会进一步有较大改善。所以,我认为今后10年我国人民的奋斗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做到的,任务是宏伟的,但也是艰巨的。这是一点。
第二,我深深感觉到,这次中央明确指出,要实现现代化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最根本的保证是要继续进一步具体落实并且丰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以及一系列基本方针政策。前10年即80年代的实践充分证明,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十二大和十三大,我们党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同它相配套的一系列基本的方针政策,已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进一步落实,进一步丰富,进一步发展。全面落实和丰富、发展的原则是什么?就是要认真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在这个基础上真正做到正确的加以坚持,不足的加以完善,失误的加以纠正。只要我们坚决按照这样的原则去办事,使得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得到落实,翻两番目标的实现就有了根本的保证。
第三,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的体会也是很深的一点是,这次全会非常突出地强调,要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落实,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前1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并且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这样的改革开放政策,经过实践证明已取得了卓越成果,绝对没有任何理由也不应该有任何变动。如果说有变动的话,只能是使具体政策更加完善,使改革开放措施更正确,更富有成果。这样我们就抓住了最关键的东西。
第四,从经济领域来讲,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毫不动摇地长期执行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避免再度出现经济过热,防止大起大落,以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我想,只要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基本精神能够为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所掌握,我们就一定能够巩固和发展80年代创造出来的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胜利完成第二步战略目标,使中国迈入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
记者提出,有人认为前一段治理整顿期间改革有些停滞,甚至认为治理整顿压了改革,因此请阐明治理整顿同深化改革的关系。
袁木说,我认为上述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他说,关于治理整顿同深化改革的关系,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的决定中有明确的阐述,这就是:第一,通过治理整顿,使宏观经济环境得到改善,将为改革的深入进行创造更好的条件;第二,治理整顿的任务要实现,必须主要依靠改革的深化;第三,有些治理整顿的措施,本身也就是改革的措施。因此,治理整顿同深化改革不仅不矛盾,而且应该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在这两年来的治理整顿期间,从总体上看,实际工作也是按照这样的方针去做的。所以说,治理整顿期间改革不仅没有停滞,而且还在继续进行和深化。
袁木接着举出具体例子说,首先我们前些年农村的改革,一个很大的成果就是实行了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健全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治理整顿以来,中央一再宣布这个方针不变,还要稳定执行,并继续完善,从农村来讲,这是最大的一件事。从城市的企业来说,现在还在实行承包制,坚持和完善厂长负责制,继续进行租赁制和股份制的改革试点,并且去年在组织企业集团和改善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价格体系扭曲,体制不合理,必须改革,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关键。去年是调整价格的改革措施出台最多的一年,但是由于在宏观经济方面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矛盾缓解,虽然价格调整和价格改革的措施出台比较多,并没有引起物价的过多上涨,相反地上涨幅度还降下来了。去年粮、棉、糖这几种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工业品方面煤炭、石油以及其它一些工业品的价格,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铁路、航空、公路、水路的运价也作了一些调整,邮资去年也调了,可以说,去年调价的项目比哪一年都多,调价的总金额也超过任何一年,因此在这方面就更谈不上改革的停滞了。在金融方面,自治理整顿以来,曾多次利用利息调整,来加强和改善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中央银行和各专业银行的领导和管理体制,正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去年还在有的城市进行了举办证券交易所的改革试点。在外贸方面,一年多来两次调整汇率,有力地促进了外贸出口的发展,去年第四季度还出台了以实行自负盈亏为中心的比较全面的改革方案,在改革外贸体制方面迈出了相当大的步伐。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一些。如果说,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某些条件还不具备,原来设想的某项改革推迟了一点,或者某个地方、部门或单位由于领导思想不那么明确,因而出现了某种程度的改革措施没有跟上,这种情况当然是存在的。但如果“以偏概全”,在总体上得出治理整顿压了改革,使改革停滞了等等的结论,这种说法就不符合实际,而且也不利于更好地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不利于更好地把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方针坚持执行下去,所以说这种观点是有害的。当然,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应根据现实的条件与可能,逐步加重改革的分量,我认为这样的意见或建议是积极的,有益的。
记者请袁木解释治理整顿同执行“八五”计划的关系。袁木说,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要求,从1989年算起,要用3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基本上实现治理整顿的任务,达到总需求和总供给基本平衡、经济结构逐步合理、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减少货币超经济发行、国家财政基本平衡、经济秩序得到改善等6项目标。现在两年已经过去,看起来这6项目标有的方面完成得比较好一点,比如总量平衡和控制通货膨胀;有的方面进展还不大,距离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还比较远,有的方面甚至还没有什么进展,所以不能说治理整顿已经完成了,任务还相当艰巨。今年这一年乃至1992年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还要继续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对此决不能动摇,动摇了就会使得我们原来设想的治理整顿任务的完成受到影响。在这样做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八五”计划就不执行了呢?当然不是。这个期间,我们要在治理整顿当中求发展,也就是说一方面治理整顿,一方面执行“八五”计划,这是一个段落。等到将来治理整顿的任务基本完成了,到那个时候可能还会遗留一些没有完成的治理整顿任务,但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重点转到发展,在发展中继续完成某些尚未完成的治理整顿任务。把这两方面的关系处理好,使各项经济工作平稳地衔接起来,这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