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山川异域 文墨同心——访日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3
第7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山川异域 文墨同心
——访日散记
本报记者 韩钟崑
十多天前,人民日报友好访问团到日本大阪、京都、东京等地进行了为期十天的访问。
访问团的成员主要是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的画家。赴日的使命,是促进两国的书画交流和艺术家互访,并进而推动更广泛的文化合作。书画交流不能算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我们曾担心日本朋友是否怀有同样的热心。但是,日本朋友的反映,他们对中国书画、中国文化的认同,却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我们到东京的日本全国市长会访问,接待室的正面,竖着四扇屏风,上面是中国苏州丝织总厂的双面刺绣:牡丹梅花。工笔重彩,轻纱薄翼,巧夺天工。事务总长小林悦夫以非常自豪的口气说:“这是我们会里最宝贵的财产。”
我们到达关西经济联合会访问,联合会的常务理事真木嘉裕先生对中国书画表现了异乎寻常的兴趣。他说,他很喜欢中国王羲之的书法,经常执帖临摹。他还说,中国宋代的陶器在日本很有影响,如能仿古烧制,一定会为日本人所喜爱。大阪青年会议所理事长川口先生告诉我们,日本的烟花是从中国传入的。他们曾组团到上海,在一个广场上放了烟花,以示烟花重新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京都府知事荒卷祯一赠给我们一把名贵的扇子。他说,折扇是日本传到中国的,而团扇是中国传到日本的。京都的月桂冠株式会社是日本的著名造酒企业。这个社的栗山副社长很有汉学功底,熟读《论语》。他饶有兴趣地同我们谈李白,谈白居易,还特别关切地问:中国年轻人是否还读《论语》?
日本众议院议员、众议院科学技术委员长中马弘毅先生,特别关照我们此次的访问。我们在大阪的日子,正值日本国会开会,但中马先生在百忙之中陪同我们到大阪政界、经济界、新闻界逐个访问。在大阪朋友为我们举行的酒会上,他说,日本的文化之源在中国,没有中国文化便没有日本文化。现在日本一味向西方学习,东方的文化传统削弱了。因此,他曾建议日本文部省,在日本小学开设书法课,学习中国的书法与绘画艺术。
大阪的朋友对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同日本的书画合作从大阪开始感到高兴。大阪市政府送给我们的介绍材料表明,中国的文字和文化,就是从大陆首先传到大阪一带,然后传到全国的。大阪市市长西尾正也特别向我们介绍,日本派到中国的遣隋使和遣唐使,就是从难波即现在的大阪起航的。
我曾经想,我们此次探询的中日书画及其它文化交流,为什么很快得到日本朋友广泛的认同?这个问题,在日本总评理事长真柄荣吉先生那里得到了答案。他说,日本在世界上号称经济大国,但精神上贫乏、僵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助于疏解这种僵化。另一位日本朋友告诉我,从中国归国的日本孤儿,大约有一万多人,他们回国后得到了日本政府的安排,但他们还是感到很寂寞,很不适应,有自杀的,有酗酒的,有发生家庭悲剧的……日本是个高度竞争的社会,而竞争是无情的,它可以使你飞黄腾达,也可以使你一败涂地。在大阪梅田闹市,我们看到一位老者,举着一个牌子,在风中趔趄。一问,原来在为妓院做广告。我一阵悲凉,感到不可容忍的人格侮辱。大阪一位电子琴演奏员告诉我,日本社会等级森严,下司见了上司,毕恭毕敬,竭力奉迎,口里“哈依哈依”。这样的生活,我想是很累的。
日本经济是发达的。日本经济上追赶欧美发达国家的目标已经达到。但日本也为此而付出了代价。日本著名社会学家福武直写了一本《当今日本社会》,就是专门探讨这一问题的。他不无忧虑地指出,日本经济起飞的奇迹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政府一味追求国民生产总值这一指标,而不看国民从这一总值中到底有多少得益,更不顾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合理,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及其它社会关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物质上的丰富与精神上的贫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希望外国朋友全面了解日本社会的长处与短处,并对那种不惜一切代价实现日本式经济起飞的做法抱有异议。
从福武直的分析中可以想到,在利己的潮水面前,许多人热心于东方文化,热心于“厚德载物”、“修己安人”、和谐礼让、忠恕恻隐的哲理,热心于审美情趣,这是不奇怪的。
在短暂访问结束的时候,我们和日本朋友依依惜别。酒会上,大家热情致词,纵情欢歌。因为我们都认为,虽然山川异域,但东方的文化传统可以使我们找到更多的共同语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