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联系实际学理论越学越有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3
第5版(理论)
专栏:

  联系实际学理论越学越有劲
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在全市干部中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收到了明显成效。目前,在干部群众中出现了学社会主义理论,讲社会主义成就,树社会主义理想,为胜利实现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宏伟任务而努力奋斗的可喜局面。
回顾半年来的学习情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全市干部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以市、县(市)、区、局、公司的党校为阵地,采取脱产轮训的办法进行。县处级以上干部为主要对象,现在已轮训70%。市县机关科级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乡镇街道干部也已大部进行轮训。由于干部日常工作十分繁重,脱产轮训安排10—15天。针对学习时间短、内容多的情况,各级党校在实施计划时,注意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在全面开展学习之前,各级宣传部门和党校普遍采取问卷、座谈形式,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年龄和不同文化程度的干部进行调查,了解干部带倾向性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归纳起来,最主要问题是:1989年北京发生了政治风波,东欧出现了剧变,社会主义到底有没有优越性和生命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究竟能不能坚持下去?为此,我们在组织学习中突出了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这个主题,抓住以下几个专题为重点:(1)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以及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2)正确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明确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各种形式的假社会主义思潮的界限。(4)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阶级斗争的特点,明确反“和平演变”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5)正确认识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切实加强党的建设。由于我们在组织学习时突出主题,抓住重点,因而使干部在比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注意把学习社会主义理论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在学习安排中,先用一段时间学习哲学,着重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再系统地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这样做,使广大干部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加深对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的理解。在学习时,我们注重引导干部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使社会主义信念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一是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不为社会主义运动的一时挫折和资本主义的暂时稳定所困惑,在新的形势下,使主观认识更好地符合客观实际。二是用实践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是在深刻总结了社会主义制度几十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得出来的正确结论,是我们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反对形形色色的假社会主义的行动准则。三是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社会主义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都是从弱小到壮大逐步发展的,而且发展的过程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我们既不能在社会主义发展处于高潮时急于求成,也不能在社会主义发展处于低潮时悲观失望,应该树立为社会主义事业长期奋斗的思想。四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充分认识世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和平演变”和反“和平演变”是国际阶级斗争的主要形式,对此必须具有高度的警惕性。五是用群众观点,认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清除党内消极腐败现象,保持和发展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联系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在社会主义理论学习和教育中,我们引导干部理论联系实际,利用苏州4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特别是十年改革开放的显著成果,更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优越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苏州市人民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团结奋斗,开拓前进,使苏州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国民经济出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局面。1979—1988年,全市全民和城镇集体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累计为56.18亿元,是党的三中全会前26年的生产性投资的6.4倍。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工农业生产总值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其中国民生产总值达165亿元(当年价),增长3.4倍,平均每年递增17.9%;国民收入达151.4亿元,增长4.3倍,平均每年递增18.1%;工农业总产值达426.8亿元,增长5.5倍,平均每年递增20.6%。以苏州农村为典型代表而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走共同富裕道路,更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1989年苏州乡镇企业有13000家,固定资产75亿元,职工120万,年总产值达24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6.6%。农村工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从1978年的33.5%上升到1988年的72.1%,占全市工业产值的58.9%。苏州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不仅成为苏州农村经济的支柱,同时也是苏州经济的“半壁江山”。各级领导干部不仅带头学习社会主义理论,而且联系我国我市十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变化,带头宣讲社会主义成就,科学地进行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比,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社会主义越干越有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