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阅读
  • 0回复

文化生活的参与意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3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文化生活的参与意识
张雨生
电视屏幕已成为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园地。
然而,元旦春节,屏幕上的节目虽很丰富,仍有许多人离开电视机,兴高采烈地去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因为前者只能欣赏,后者却可参与。欣赏只是被动地接受,参与却能够积极地创造。向往自娱,寻求自乐,希望自身成为文化生活的主体,这种参与意识,已经广泛地表现在文化生活中,而且愈来愈强烈。通都大邑,乡村闾巷,民间的娱乐活动热热闹闹,待到节假日,更是沸沸扬扬。体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时装表演、游艺活动,走进了工矿企业,走进了四乡村寨。这种娱乐活动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能吸引更多人来参与。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能从中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少男少女,在游艺会上,猜中一个谜语,获得一支铅笔,能乐上好一阵子。老夫老妻,为“家家乐”晚会准备一个节目,甘愿练习半个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正是由于文化生活参与意识的强烈,无论欣赏性文化多么繁荣,科学技术多么逼真地将这些文化送上门来,人们仍有兴趣于自娱自乐。
参与文化生活,人们可以把不曾发挥的才智也能尽情表现出来,获得一种独特的心理满足、精神享受。但愿这种参与是健康的、文明的,而不是损人利己的、粗鄙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