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欧洲形势的几个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8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问题学术研究动态

  欧洲形势的几个特点
本报记者 魏崴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世界发展研究所最近在北京举办了“九十年代西欧形势及其对世界的影响”研讨会。50多名与会的学者普遍认为,在新旧格局转换过程中,欧洲形势的发展将较集中地反映出世界各种矛盾变化的趋势。
学者们着重就欧洲未来的政治格局、安全结构及其经济前景展开讨论。他们认为,过去东西方在欧洲对峙所掩盖的许多矛盾已经显露,并且日益尖锐复杂;旧格局解体给欧洲带来的不平衡在发展,欧洲已进入一个转折时期,其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它的动荡性。苏联受到削弱,东欧剧变和华约解体使欧洲获益但未给它带来安宁。两德统一后,欧共体内部的不平衡更加严重。苏联目前的国内局势,南斯拉夫的战乱,德国的新纳粹势力闹事,法国的民族主义倾向抬头,都是这种动荡性的表现。此外,经济矛盾、社会矛盾、边界争端以及宗教纠纷等问题错综复杂,其前景也难以预测。
另一特点是大调整。苏、美、英、法、德都在调整自己的欧洲政策。苏联提出过“欧洲大厦”的构想,但毫无建树。美国提出“新大西洋主义”,其实质是要维护美国在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及其主导欧洲事务的地位。以法国为首的一些西欧国家则提倡欧洲主义,主张建立欧洲邦联。英国出现了向欧洲大陆靠拢的倾向。德国的注意力转向中欧。欧共体内部的深化和扩大之争、北约战略调整中的分歧、欧安会要成立应急机制以及德国试图把北约甚至欧共体逐步“溶化到欧安会中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述各国在欧洲政策上的歧见和调整。
第三,美欧之间争夺欧洲事务主导权的矛盾趋于激烈。美国影响欧洲事务的能力相对下降,“欧洲人的欧洲”的呼声与日俱增。例如在经济领域,自年初开始,西欧一再顶住美国压力,不降低银行利率。在10月的西方7国财长会议上,德、法反对美国提出的减免苏联外债的一揽子计划;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欧共体仍不肯向美国让步;在安全防务领域,法德联合倡议组建欧洲部队,说明西欧要在政治上、防务上拥有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发言权。
与会的学者们认为,从趋势上看,欧洲这一极在逐渐加强,欧共体很可能会成为欧洲经济、政治、安全格局的核心,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美欧之间仍互有需要,还会维持某种联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