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金马”精神礼赞——读《“金马”人物选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18
第8版(副刊)
专栏:

  “金马”精神礼赞
——读《“金马”人物选萃》
陈先义
去年春天,正当文坛上写名人轶事、秘幕珍闻之风日盛的时候,人民日报文艺部却发起两千字以内的“金马”人物特写征文活动。老实说,当时我是用疑虑的目光去看它的:许多人都在唯“孔方兄”是瞻,你不识时务地去搞什么“金马”人物,响应者能有几个?然而,结果却出乎我之所料。春去秋来,《大地》迎来了一个果实累累的秋天。当我读这次活动成果的一部分——《“金马”人物选萃》时,泪水一次次模糊了我的双眼。耸立在我面前的,是一道“当代人”的艺术画廊,一道当代英雄人物的艺术画廊。目视着他们一个个普通而又高大的形象,蓦然之间,我对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似乎有了一分新的理解。
我感觉,《“金马”人物选萃》在弘扬一种精神,那是我们这个时代和民族最可宝贵的也是最需要的无私奉献精神。比起某些纪实性的长篇大作来,“金马”中的人物,可以说都是平凡小辈,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是生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上的普通人。他们岗位平凡,似乎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然而,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那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那种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可贵品德,却是我们时代精神的鲜明体现。他们闪光的灵魂和鞠躬尽瘁的行动,无不在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你看,那个名叫郝小淑的女护士(《夜,静悄悄》),是那样酷爱她的职业,为了她慈悲的心肠,母亲去世,她没赶上见最后一面,父亲死在她所在的医院里,临咽气的时候,她却又不在身边,她把全部的爱都献给了圣洁的事业;那个12年如一日趁工余捡垃圾的“垃圾大王”李虎林(《老李头》),单是马粪就捡了50多万公斤,都无偿地送到了郊区农村;那位名叫姜秀玲的粮站女工(《形象》),人称“活雷锋”。她10年时间用工余抖了10万条面袋,抖出2500多公斤面粉,全部上交国家,没要一文报酬;那个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做好事的李润虎(《站在人生之巅的士兵》),最高的祈望是不走在名人之列,做共和国大厦的一块基石……这一个个性别、年龄、工作、地位各不相同的当代人,显得那样普通、平凡,却又使人觉得那样亲切、可敬。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透明的灵魂。正是从他们这些普通人的身上,使我们更深地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鲁迅曾说:“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这一木一石呢?”可以说,正是因为有李虎林、姜秀玲、李润虎这样千万个甘做“一木一石”的人物,才有了共和国的宏伟大厦,祖国建设才有了万马奔腾的蓬勃气势。
《“金马”人物选萃》又是在倡导一种文风,那就是深入实际、不尚空谈和短、新、活的文风。前几年,有种说法很流行,那就是“写作不必深入生活,创作是一种分泌”。有人就公开说,“写战争,干嘛非要熟悉战争环境不可,按照你想象中的战争写去好了。”受这种“新”观念的驱使,创作崇尚自我,厚“感觉”而薄“观察”成为时尚。受这种倾向的影响而产生的个人化、玄虚化的作品,在群众中自然知音难觅。“金马”人物的写作实践证明,那些真正为群众喜爱,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好作品,没有深入的采访是不可能写出来的。“金马”人物的作者大都来自生活的底层,对生活有着现实的深刻体验,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带着田野的谷香、工厂机器的轰鸣和海防哨所的涛声,带着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这个意义上说,“金马”人物的写作实践,为倡导深入实际的新风,为发现和培养一支有责任感的创作新军提供了借鉴。
短文难做,用不足二千字的短文写好一个真实的人物或许更难。人们有种习惯认识,似乎只有那些大块头的文章才能引起轰动效应。报刊上刹长风的文章见了不少,可真正见于实践的并不太多。“金马”人物可以说在这方面带了好头。其中不少作品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决不亚于那些洋洋万言的长篇大作。据笔者所知,《“金马”人物选萃》,已先后被十几所大中学校列为辅助教材。其中有些作品还被改编为广播剧、电视剧。更有不少报刊将这本书作为写短文的范本向工作人员推荐。我们热切期待,“金马”精神不仅作为一种崇高的思想情操得以弘扬,更希望它作为一种新的文风得到文艺界、新闻界朋友们的认同和推广。                   
编者按:《“金马”人物选萃》(即《金马人物特写征文选》)已经出版,凡向本社文艺部邮购的书已陆续寄出,近期内尚未收到书的同志,可来信查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