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他心中装着乡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20
第2版(经济)
专栏:

  他心中装着乡亲
王俭庭 何中郁
在河北井陉县南峪村,只要提起运输队的马珍,乡亲们就会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老马这个人,一副热心肠,有难事,找他准帮忙。”
1989年初,市场由热骤冷,村里钙塑厂的4辆旧卡车趴窝了。村里的领导急得焦头烂额,他们决定将4辆车外加停车场折价12万元承包出去,承包人每年不仅要还2万多元的债务,还要交2000元的利润。“一年要交2万?现在市场这么冷、油价这么高,养辆车不赔钱就是好事了。”
见大伙都不敢应战。老支书仇玺找到了马珍。日子过得舒舒服服,马珍也不想冒这个险。可是一见那些情同手足在城里干临时工的朋友们,因市场疲软回到村里后,整日闷闷不乐、赌钱,与妻子吵架。马珍的心动了。为了使这些穷哥们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他愿接过这个不轻的重担。就这样,他招兵买马,成立了村运输队。
南峪村距山西阳泉仅20公里,处在晋煤外运公路线上。马珍把眼光紧紧盯住了这条黄金线,为了找来货源,他找到山西煤矿、河北用煤户商定由对方向车队提供贷款,不取利息,车队为其运煤,贷款从运费中扣除。这一着真是三全其美。补偿贸易的尝试使他们找到了解决企业发展和资金问题的路子。1989年马珍承包车队第一年除还清全部债务,实现纯利13万元。去年实现利润20万元,到目前,他们已购进大货车、吉普车等11辆。形成固定资产79万元。
车队富了,但马珍没忘记那些依然还很贫穷的乡亲。承包第一年,马珍按规定应得奖金4971元。马珍拿出其中一部分用来奖励职工,一部分捐献给了村里的小学。
运输个体户仇成,贷款4万多元到青海寻求生财之路,结果钱都赔光了。回来后,他痛不欲生,关键时刻,马珍伸出援救之手,他帮仇成还清部分贷款,并预支给他4000元。仇成含着热泪对马珍说“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呀!”
去年车队又买了辆吉普车,为群众有急事时免费服务。村民激动地说:“老马心里装着咱乡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