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阅读
  • 0回复

一个先进的新型农村—西沟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11-10
第2版()
专栏:

一个先进的新型农村—西沟村
陈杰 满会 先付
原来是地瘠民贫的小山庄
山西平顺西沟村原是个地瘠民贫的小山庄。五十一户,二百三十七人,分住在九个自然庄内。四百七十三亩耕地,就分了两千多块。其中梯田占百分之六十以上。抗日战争以前,全村百分之六十的土地都操纵在占全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六的地主富农手中。农民终年勤劳,不得温饱,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痛苦生活。一九四三年,日寇在这里进行残酷的烧杀抢掠,杀死十七个有劳动力的人,烧毁一半房子,三分之一的农具,还牵走七头牲口。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农民的生活更加痛苦。
共产党的领导使西沟村人民永远摆脱了灾难和痛苦。西沟村的人民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对敌斗争,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改革,互助生产,终于把一个荒僻的穷山沟变成了先进的新农村。
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远在一九四三年,西沟村的农民就在中共支部书记、劳动模范李顺达的领导之下,遵照毛主席“组织起来”的指示,组织了互助组。十年来,全村的互助组一直是在发展着和巩固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产条件的改善,使农民们感到集体劳动、分散经营的互助组,已经不能满足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他们要求把劳动组织形式再提高一步。一九五一年冬,党支部以李顺达互助组为基础,领导二十一户农民,组成了一个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现在全村五十一户,仅有三个无劳力户没有入社(他们也在准备入社)。村供销社也有了新的发展,全村十六岁以上的农民都参加了供销社。他们的生产、生活资料的供应和农产品的推销,几乎完全是由供销社负责的。今年秋天,供销社又增加了信用业务,吸收农民的零散资金投入生产。全村已走上生产、供销、信用三种合作社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化的道路。
由于实行了互助合作,西沟村的生产逐年发展,该村农民的生产技术和投资力量不断提高。从一九四九年以来,在土地基本建设和改进技术方面,全村共垒起塌岸四百六十八丈;用里切外垫的办法,平整了六十五亩土地;把二十一亩坡地变成梯田;修河滩地十一亩。打蓄水池十个;扩大耕地面积三十八亩。一九五零年每亩平均施肥八十五担,去年平均一百担,今年一百二十五担。每年都是根据庄稼发育的需要进行三次施肥。今年耕地的百分之五十五使用新式步犁进行了深耕。耕作次数已由两次提高到三、四次。去年全部土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推广了良种,今年全部大秋作物种的都是优良品种。今年又推广了苏联的合理密植的先进经验,玉茭由每亩一千株增到一千五百株,谷子由每亩一万五千株增到二万株以上;并实行了三次定苗,保证了出苗齐全。在生产投资方面,据二十六户的调查,一九四九年的投资占总支出的百分之二十七,去年占百分之五十二,今年占百分之五十七。
全村农民的集体主义思想逐渐增强,社会主义性质的公共财产逐年扩大了。现全村共有公共羊六百十四只、牲口二十五头、猪十七口,各种新旧农具等一百三十三件。这些公共财产约值一亿元,相当于全村一年农业的总收入。
农林畜牧在发展
互助合作使西沟村的农林畜牧事业日新月异地发展着。
一九五零年各种农作物收入总值为八千一百二十万元。一九五一年收入总值为八千七百五十二万元。预计今年生产总值可达到一亿零二百三十万元,较战前提高了二点三倍,超过一九四九年百分之五十四点六。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更为明显,一九五零年每亩平均收获三百四十五斤,一九五一年为三百七十斤,今年为四百一十九斤。
西沟村农民正确贯彻了山区发展生产的方针,三年来已合作造林五百三十亩,成活率达百分之七十左右。植树五千七百五十二株,其中干果树、水果树占半数以上。原有的六百五十亩林山都进行了修剪。还新辟了半亩育苗圃。如能有计划地划分林区,加强技术管理,重视接木工作,今后数年内可以绿化全沟,那时果木的生产将成为西沟村农民的主要收入。
在畜牧业方面,一九四九年原有牲口四十九头,羊一百一十五只。三年以来一面繁殖,一面购买,牲畜已迅速增加,现有骡、马、驴、牛等牲口七十二头,羊六百一十四只、猪二十三口。以上总值九千二百三十二万元,比一九四九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一点七。牲口当中百分之八十是母畜,并有牛、驴等种畜,只要加意喂养,畜牧事业即可大量地发展起来。
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
随着生产的迅速发展,西沟村农民的收入逐年增加。在一九五一年,全村有余粮的农户已有三十九户,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因此,群众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近三年内全村新建房屋四十五间,窑三孔。连一九四九年以前修建的在内,已把日寇烧毁的房子基本上恢复起来。三年以前,绝大多数农民依靠自己织土布穿衣,一九四九年全村仅有四户买了四十多尺市布。但从去年以来,情况大不同了。据村供销社从去年底到今年九月的统计,十个月中共供给社员一千六百二十五尺市布(每户平均三十一尺)。战前农民每人每年平均吃六斗粗粮,一九四九年每人平均吃两石一斗,一九五一年每人平均吃三石零七升,较抗战前提高了四倍。农民们描述他们生活的变化时说:战前是“糠汤菜水家常饭,吃顿小米顶过年。”三年前是“黄圪?,小米饭,吃顿白面是希罕。”现在是“米面生活变花样,油盐调料加醋酱”。又说:“从前有米不嫌淡,现在吃饭讲香甜。”现在家家都点煤油灯,省下麻油改善伙食。但西沟村的农民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说:“好日子才开了头,更好的日子在后头。我们要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为走向社会主义社会而奋斗。”
没有文化的时代就要过去了
过去,西沟村根本没有小学。全村仅四个人粗通文字。农民处处感到不识字的困难。一九四八年开始建立小学,大家把这看做一件大喜事,一开学就送子女入了学。三年来初小毕业的有十二人,其中继续升学的十人,已有一人升入初中,九人入了高小。
一九五零年,全村成立了两所常年民校,分为文化班、普通班两班。识字多的人入文化班,文盲入普通班。全村的成年人已全部入学。文化班的二十九人都有一套完整的文具和一部分书籍,有一部分人还买了自来水钢笔。今年七月,全村开展了速成识字运动。全村四十一个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成年人,经过二十七天的学习,已有十人认识了二千五百字,八人认识了二千字,十九人认识了一千五百字左右,四人认识了一千字左右。在七月二十五日庆祝速成识字班学员毕业的大会上,他们又订出了巩固和提高学习成绩的计划。准备在今年年底消灭全部文盲。现在每个学员都是书不离身,有空就学习。西沟村没有文化的时代快要过去了。
一九五零年村内建立了一所小型图书馆。馆内有科学技术、妇婴卫生的书籍、图画、苏联画库、抗美援朝小丛书等共三百七十五种。自开展速成识字运动后,借阅书报的人更多,读报组也更加活跃了。现全村订有三份山西日报,二份山西画报,六份山西农民报,山西青年报、人民日报、少年儿童报各一份。他们规定了定期读报的制度,生产小组也是读报小组。今年八月村内更安装了一架收音机,经常收听时事、政治新闻和生产上的先进经验的广播。这又给全村农民的政治文化生活增加了新的内容。
随着生活的提高,西沟村的农民已养成了清洁卫生的习惯。他们除了经常注意打扫街院外,也注意了妇婴卫生。今年春季有四个妇女受过新法接产的训练。村内并设有接产箱,现在正和邻村联合成立接产站。今年用新法接产了七个婴儿,大人小孩都健康。该村四十五岁以下的妇女,每人都有了两条卫生带。三年来大人小孩每年都种牛痘、打防疫针,牲口也都实行“看槽保险”(是养畜户和兽医站订立的一种牲畜保健制度)。自今年政府号召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以来,全村屋院一般都用石灰涂刷了一次,所有厕所都有木板盖。群众提的口号是:“有病请医生,无病讲卫生,建立人财两旺的新西沟”。
热爱祖国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
由于党支部加强了政治领导,经常领导大家学习时事及各项政策法令,并在互助组和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内部经常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因此,农民爱国主义的政治热情经常是饱满的。他们说:“国家是咱们人民的国家,咱们应该用实际行动来响应国家的一切号召。”一九五零年冬季抗美援朝运动刚开始,各互助组和农户就普遍订立了爱国公约。今年又在执行爱国公约的基础上推行了“爱国日”制度。每月初一过“爱国日”。在这一天,村内开展群众性的检查运动借此来进行自我教育。“爱国日”制度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去年抗美援朝总会号召开展“爱国捐献运动”,李顺达代表西沟村群众,首先向全省农民提出捐献“爱国农民号”飞机的建议。全村捐了九十三万元。十八个民兵都是“随时响应祖国召唤,保卫国防。”全村的爱国公粮交的又好又快。大家对军属也极其关心。一九五一年全村七户军属的产量每亩比群众的平均产量多五斤。今年更实行了包产制,军属的地都种得很好。
党支部和村政府正确贯彻了婚姻法。西沟村已完全消灭了家长包办婚姻的现象。妇女和男人一样的参加了生产、学习和各种政治活动,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空前提高。今年全村九十三个妇女参加劳动的工数占农业总工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并取得了同工同酬的待遇。十七个青年妇女参加了速成识字法的学习,每人平均认识了一千五百多字。妇女申记兰被选为县人民政府委员。因此,西沟村出现了许多团结生产、民主和睦的新型家庭。
今年夏天,西沟村已订出三年建设计划。三年内农林畜牧业的总收入将要在一九五一年的基础上,提高到百分之一百三十四点九。三年内要完成移住并庄,盖房六十二间,解决村庄分散的问题。西沟村的各项工作在全面合作化的基础上,正有计划地继续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