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一部真实生动的文学回忆录——读洪学智同志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2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一部真实生动的文学回忆录
——读洪学智同志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忆》
魏巍
我军著名将领、前志愿军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洪学智同志,最近出版了一本《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很受广大读者欢迎。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40年了,当年的领导者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在前方直接指挥作战的彭德怀和邓华、韩先楚、陈赓、甘泗淇、解方等同志,都已经先后作古了。到今天自始至终参加战争全过程的,除政治部主任杜平同志外,健在的只有洪学智同志了。因此,他的这本回忆录,是不可多得的,对我们是极为珍贵的。
这本回忆录,是写得很成功的。作者是当年作战指挥核心中的人物,对于历次战役形成的条件、指挥决心和争论,以及战役进程和得失,自然是最清楚的了。作者对这方面的描述,以及对现代化战争中后勤工作的记述,都是有独特价值的。以后学习战史和研究战史,甚至研究今天的海湾战争,都很有参考价值,都是很难得的文献。看来这一点是不需要特别说明的了。这本书的本身价值摆在世人面前了。
我想特别谈到的是,这本书作为回忆录,从描述这场战争全局的角度,写得相当真实和生动。读来兴致盎然,一点都不枯燥。其中尤以对彭总形象的描述,写得鲜明,突出,可信,可敬,可爱。
一本回忆录,如果没有一点新鲜的事情,都是老材料重来重去,读起来就索然寡味了。而这部回忆录则不然,许多材料都是鲜为人知,甚至是第一次公布的。例如志愿军出动前夕,中苏双方曾经达成协议:由苏联出动空军加以配合,但随后又出于种种顾虑不愿出动了。为此,周恩来总理曾亲赴莫斯科与斯大林谈判。最后仍无结果。在此情况下,毛主席以伟大政治家、军事家的非凡气魄,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历史性决策:不管有无苏联空军支援,我们仍按原计划出兵援朝。这件事,充分显示了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党的国际主义精神。而这是以前从未公布过的。在叙述历次战役时,本书也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分析了各次战役的得失,既讲了成绩,也讲到缺点和不足。如五次战役后期,180师曾受到巨大损失,在我军历史上是罕见的,本书对此总结了经验教训,这件事也是第一次公布。
本书还有一点特别值得重视的,就是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写回忆录的有益经验。近几年写回忆录的人很多。其中革命老干部也写了不少。这些回忆录大部分写得很好。他们往往从自身的经历,从一个局部反映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这些众多的回忆录,大大丰富了革命历史的内容,成为党史和军史的补充和教育青年的良好教材。这无疑是革命老干部在晚年所作的重要贡献。但是这些回忆录,有的写得很成功,也有的写得比较枯燥,一般化。多数革命老干部有一个心理,怕别人说自己在回忆录中突出了个人,因此在下笔时顾虑多端,往往堆积了大量的背景材料,而自己的所经所感则写得很不充实。这样的回忆录当然就不可能生动,不可能引人入胜了。而洪学智同志这本回忆录,则写的完全是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既不粉饰,也不夸张,更不避开什么,所以,读来饶有兴味。我看,这就是本书的成功所在。写文章必须把自己摆进去,写回忆录尤其如此。至于是否意在宣扬个人,突出自己,那要从动机上去检验,也从效果上去检验,与回忆录的写作方法无关。这一点,我想对打算写回忆录的人,许是一个有益的启示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