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天鹅宴》创作漫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21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天鹅宴》创作漫评
沈尧
陈道贵的《天鹅宴》是历史传奇剧。看这戏之前,我曾想:它既不是严格意义的历史剧,那就不必以特定时期的历史真实去要求它了。看完演出,出乎预料,在这个历史传奇剧中,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历史真实。尽管戏中所写的那个李世民把田蛾误听成天鹅,又下令去重灾区洛阳摆设天鹅宴的故事纯系虚构,而贞观末年的历史真实,却充分体现在李世民、房玄龄、郿道九等人物的形象之中。  
这个戏里的李世民已经度过一生中的极盛时期,在生活上、政治上开始沿下坡路滑行。戏里说他兴建翠微宫,说明他在生活上开始“意在奢纵”了;戏里说他爱听歌功颂德的话,阻碍了下情上达,说明他在政治上也开始远君子、近小人了。不过,李世民究竟是一代明君。即令垂暮之年,他仍然能优赐进谏的臣僚,甚至能在儿子李治面前作自我剖析,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点。作为封建帝王,这是很了不起的。李世民能这样做,固然与他的品质、修养有关,更决定于特定历史时代形成的对他的制约。
《天鹅宴》的成功,在写出受到特定历史时代制约的李世民。一个历史上确实存在的贞观首辅房玄龄,一个完全出自虚构的洛阳令郿道九,一实一虚,层层递进,终于充分体现了对李世民的这种特定历史时代的制约。房玄龄的曲谏,使得李世民拨开歌功颂德的迷雾,看清楚洛阳地区的严重灾情;郿道九的耿直,也使得李世民领悟到,弄虚作假终究是个会陷人于难堪境地的坏风气。
以历史传奇故事传达特定时期的历史真实,这为历史剧的创作闯出了新路子。无论严格的历史剧,或者不严格的历史传奇剧,乃至完全不为史实所拘的古代故事剧,都是要虚构的。虚构,不等于不能表现历史真实。《天鹅宴》就在虚构的事件、故事、情节中,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把握,传达了特定历史时代的风貌和神韵,完成了对历史真实的追求。
《天鹅宴》的创作还表明,追求历史真实同古为今用是不矛盾的。剧作家没有影射、比附,更没有把古人现代化,而是在找到可以沟通古今、足以引起今人共鸣的题材以后,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感受、体会、冲动,化为一股推动现实主义——典型化的力量,从李世民、房玄龄、郿道九等人物的开掘深度和概括广度上,解决了古为今用的问题。李世民痛恨别人的讲假话,最后自己不能不讲假话;房玄龄不愿讲假话,最后不得不附和李世民讲假话;郿道九不肯讲假话,最后仍然讲不了真话:在今人身上,程度不同地都可以看到他们的影子。
《天鹅宴》中塑造了三个正面喜剧人物,因此,它又是一出写得极为成功的喜剧。洛阳县令郿道九是其中写得最有光彩的正面喜剧人物。此人外丑而内美,是个被儒家思想熏陶得有些近乎冬烘的古代知识分子。李世民乔装算命先生来到县衙,目的在劝说郿道九以野鹅充天鹅,为皇上举办天鹅国宴。没想到,郿道九以“修学好古,实事求是”的圣谕为诫,坚决不同意以假充真。李世民最后只好以贞观天子的威势来吓唬属下的七品芝麻官,没料到竟挨了这位部下的一记耳光。郿道九的外丑而内美,至此袒露无遗。李世民最后强忍一记耳光之恨,化雷霆为甘露,擢升郿道九为四品洛阳都督,他也在批判之火的冶炼中,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
房玄龄也是写得相当成功的一个正面喜剧人物。作品注重了对他的曲谏的善意调侃,以及对他的假丑而真美的喜剧品格的剖析。房玄龄表示魏征无私无畏,才是忠臣;自己无私有畏,只算良臣。剧作家不是以严肃的笔调来处理这个戏剧场面的:房玄龄说自己无私有畏,实在是自嘲;而对导致房玄龄无私有畏的李世民来说,实在是善意的讽刺了。如果不以幽默的态度俯瞰自己笔下的圣君贤相,是写不出来这样包含着深刻社会意义的喜剧场面和喜剧人物的。
作为喜剧艺术,《天鹅宴》的独特风格是把幽默、讽刺与哲学思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因此,笑里面包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这是沿着现实主义道路达到的深沉,是真正的深沉,而不是故作深沉。有人指出,《天鹅宴》之所以集中笔力,塑造了郿道九、房玄龄、李世民这样三个人物,意在写真诚实现之困难,而又努力呼唤真诚,这是很中肯的。
(附图片)
闽剧《天鹅宴》剧照。乔装算命的李世民指吴县令郿道九以野鹅充天鹅献皇上。郿知县不干欺天瞒地的勾当,李世民脱口说出自己是天子,郿知县以为是江湖骗子冒充天子,怒不可遏地打了李世民一耳光。 本报记者 孟仁泉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