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洪湖岸边洪林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24
第4版(要闻)
专栏:社会主义建设的农村

  洪湖岸边洪林村
本报记者 龚达发
编者的话:《社会主义建设在农村》专栏起始至今,先后已发表了23个省、市、自治区的各一篇报道。一个一个农村变迁的故事,读后动人心弦。这些生活安定、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现,原因有多种多样。其中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那里有一个认真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关于农村问题的基本政策的党组织,有一个决心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又为农民群众拥护的带头人——好的党支部书记。今天发表的又是一例。
叶昌保在洪林村当支部书记,已有20年的历史。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肯学习,懂得“农民头脑中不可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他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和政策与自己从事的实践结合起来,并把认识条理化,写成《村事百谈——我做农村党支部工作的体会》一书(注:本报出版社将出版),书中对农村支部工作中必须回答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诸如:农村党支部怎样完成它的基本任务?农村党支部书记应履行哪些主要职责?如何防止宗族势力和小团体主义?党员干部怎样保持清正廉洁?我们是怎样处理带头富与共同富的关系?农村党支部如何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平衡?怎样稳定农业这个基础?如何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村办工业?村办企业如何适应宏观调控的大环境?怎样做好引进人才的工作?我们是怎样抓9年制义务教育的?怎样抓好成人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怎样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怎样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农村干部应怎样对待群众中的各种非议?……等等。
在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有深远的封建思想影响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绝非易事。需要加强领导,需要有清醒的带头人。
“洪湖水,浪打浪,洪湖岸边是家乡……”
新年前一个傍晚,我从武汉驱车去访问洪湖市洪林村。到村时已是晚上八九点钟了。村头一座小楼亮着电灯,一副对联跃入我的眼帘:“心贴群众同呼吸,身与人民共苦甜”。这是村党总支部所在地。
迎着丝丝寒意的晚风,总支书记叶昌保带我到街头漫步。洪林村240多户人家,240多幢新楼整齐地耸立在宽阔的水泥马路两边,形成一条绵延二三里的长街。夜阑人静,每栋楼房里都放出柔和的灯光。老人、孩子围坐在客厅的电视机前,欣赏着村有线电视台播放的精彩节目。几家窗前映出夜读的剪影,这是电大的学员在挑灯夜读。“洪林人不仅爱读书,还写书哩!”一个小伙子向我夸耀道。当我在村办公室坐定之后,叶昌保捧出厚厚一迭打印书稿——《村事百谈》,是他积20年农村工作之经验写成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写书,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我翻了一下书稿的内容,真够丰富的。从农村党支部怎样完成自身的基本任务,到怎样保持清正廉洁,从如何减少经营决策中的失误到怎样妥善处理农村民事纠纷,可以说涉及到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看来,怎样当好农村支部书记,这里面还真大有学问哩!
村头的棉织厂、棉纺厂、服装厂灯火一片,机器轰隆。100多台新式织机在欢唱,20多名织女在穿梭忙碌,洁白的棉布瀑布般从机上倾泻而下。年轻的车间主任卢德生告诉我,这些织女大都是刚刚丢下锄头柄不久的农家少女,也有少数市区来的“城市姑娘”。小卢还告诉我,小小的织布厂年产值可达500多万元。
叶昌保,这位40多岁的中年农民,在洪林村当支部书记已经有整整20年了。他是洪林村治穷致富的带路人,他讲述洪林的历史: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全村1000人,全部捆在1000多亩地上,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人均不到300公斤粮,一个工值不过两角钱,年终决算家家超支、户户缺粮。全村有27户举家搬走,远走他乡,30多个大龄男青年打“单身”。那时我常想,农村党支部要带领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首先应该让群众吃饱穿暖。他指了指鳞次栉比的楼群、灯火辉煌的工厂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富民政策才使洪林走上了富裕之路。”
叶昌保说:“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富了也不等于思想觉悟就高了。农民头脑中不可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他回忆走过的历程感慨很深。棉织厂被称为洪林村工业的“母鸡”。几年前市棉纺厂要在洪林征地建厂,机会难得。不少群众找到支部出主意,地皮卖高价给群众多分几个钱,尽量多安排几个子女吃“皇粮”,跳农门。叶昌保和党支部反复商量了几天,最后决定:一不要高价征地费,二不要安排劳动力,只要市厂淘汰的十几台旧织机,办个棉织厂。就靠这十几台旧织机积累资金,鸡生蛋、蛋孵鸡,雪球越滚越大。不仅棉织厂“鸟枪换炮”,拥有120台新式织机,还滚出了一个万锭棉纺厂、大型服装厂等十几家企业。固定资产总值达1300万元。
“你们村大家都务工,还有1000多亩地怎么办?”村民委员会主任颜永新说,我们毕竟还是农村,无农不稳。洪林现在虽然90%以上的劳动力在企业做工,但那1000多亩地不仅没有闲着,而且种得更好。我们组织30多个青年农民办起了合作农场,使大部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同时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武装农业,搞集约化经营,现在几十个人干了以前几百人干的活,粮食产量由过去的65万公斤提高到80多万公斤,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务农劳力的收入比务工人员收入高出30%。
洪林富起来了,洪林有了吸引力,一心为人民谋利益的洪林村党总支也有了凝聚力。
夜深了,我告别洪林村向洪湖市委驻地驶去。车驶出好远,村头那幢小楼的灯光还亮着。我想起一位当代著名诗人参观洪林后留下的诗句:“革命常思洪湖水,建设都学洪林村。”
(附图片)
上图:老人们在老年人活动中心自娱自乐,说书讲故事。
左图:洪林村为迎接市艺术节正在排练节目。 黎增晖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