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味精的争论——中国美食在世界上的一场风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08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味精的争论
——中国美食在世界上的一场风波
六十年代末,中国的美食文化曾在世界上引起过一场轩然大波,并出现了一场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剧烈争论。
当时,世界上曾一度出现一种饭后全身无力、颈背部感到麻木并延及前臂、心悸似水杨酸样过敏反应。这种奇异病症引起了美国的一位生物医学专家的注意,他在跟踪调查反复研究后得出此病为“中国餐馆综合症”的结论。
他认为,病源与中国餐馆中大量使用味精(即谷氨酸钠MSG)有关。
由此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生物科学家们的兴趣,并开展了一场对中国烹调佐料的研究和争论。
一九七三年联合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在科学家们意见不一的情况下,曾规定每公斤体重对味精的日摄入量为零至一百二十毫克。这一规定使当时国外的一些美食家对中国饮食胃口大减,使中国美食声誉一度大跌。
然而,科学家们仍以科学的态度对味精进行不断的研究。他们在动物身上进行味精试验,结果服用味精的动物比不服用的其生长快,新陈代谢等明显得多。经过长期的研究与实验,科学家们认为,味精除对过敏体质的少数人外,对一般正常人是安全的。
一九八七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在第十九次例会上,一致认为味精是食品风味的增强剂,食用是安全的,无需规定每日的摄入量。至此,一场长达二十年之久的味精风波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答案。
在这场争论中,味精的营养保健作用反而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味精入胃后,受胃酸作用反应生成谷氨酸,它是合成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成份,而且参与脑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对于慢性肝炎、肝昏迷以及神经衰弱症等都有一定疗效。
  (十一月十四日《新民晚报》陈定祥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