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事业不知老将至——记内蒙古察右后旗种羊站长张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25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事业不知老将至
——记内蒙古察右后旗种羊站长张忠
左鸿增 潘树武 梁五伦
在内蒙古东部的崇山峻岭中,有个海拔1700米的陈路沟,察哈尔右翼后旗种羊站就设在这里。58岁的站长张忠,因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坚持农牧业生产技术推广,先后受到农业部、国家民委、人事部和中国科协的表彰。
他培育出自治区最好的半细毛羊
张忠在37年多的时间里,不但熟练地掌握了放牧、饲养、配种技术,还精通了兽医行当,诊断、打针、输液、灌药样样在行,羊脑包虫手术成功率达到95%以上。
1973年,陈路沟种羊站被自治区定为培育半细毛羊基地之一。洋气十足的种公羊运来了,“林肯”、“罗姆尼”、“考力代”、“茨盖”、“波尔化斯”,开始用各类“细杂”母羊和它们分别“对象”,进行综合试验。老张一边精心饲养、配种,一边对各杂交组合所产羔羊的初生重、断乳重、毛长、剪毛量和适应性等,进行细致观察和全面鉴定。他渐渐发现,五种外来种羊中,有的因先天腿短不适应山区的地理环境;有的性情散漫,“群体观念”淡薄,不合群。经过认真筛选,他认为用“林肯”交配一类“细杂”母羊效果最佳。经过几个育种阶段,所培育出来的半细毛羊公母个体在各方面均达到和超过了育种指标。
于是,理想的半细毛羊新品种在山区繁衍开来。10年来,该种羊站每年推广种公羊100多只,人工授精推广到50多个站。
1990年,自治区的专家、教授来陈路沟对培育出的半细毛羊进行初步验收,认定这是全区各半细毛羊基地中最好的羊,并初步命名为“内蒙古半细毛羊”。此项成果获乌盟科技进步二等奖。
“两个离不开”
张忠的家在旗所在地白音察干,种羊站在20多公里外的荒山沟。旗农委领导给老张总结出“两个离不开”,即春节和中秋节期间他离不开种羊站,因为中秋节前后正是配种时节,而春节期间恰是接羔关头,他怎能放心离开呢?配种时两个月、接羔时两个月,老张坚守种羊站“雷打不动”,夜以继日地忙。他是站长,同时也是饲养员、配种员、接羔员、兽医,样样亲自上手,一身汗水一身泥,熬红了眼睛,累瘦了身子……20年来,种羊站的羊群没发生过一次传染病,每年都是百母超百仔。
老张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粗犷、豪爽。而了解他的人谁不晓得他工作精心、细心?一次,内蒙古畜牧厅进口了70只“澳美”种公羊,决定先放在陈路沟种羊站饲养,待它们适应了气候和环境,再分发给各盟。畜牧厅的领导和专家说:“放在老张这儿,我们一百个放心!”张忠懂得这话的份量。这“老外”种公羊,每只价值1.2万元哪!
在他的精心饲养和照料下,半年后,70只种公羊没死一只、没病一只,而且平均每只增膘20公斤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