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走向世界的小山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2-26
第2版(经济)
专栏:

  走向世界的小山村
郭万相
250万元利税,2000元的人均收入,对只有300多户的小山村——山东省蓬莱县草店村来说,真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可就在这一切都已变为现实的当口,30多岁的村支书李兆旭却又出新招了:“把草店产品推销到外国,把生意做到国际市场上去。”
然而,办合资企业对于祖祖辈辈都和土坷垃打交道的中国农民来说谈何容易。1986年,别说农民办合资企业,就是在蓬莱县也没有先例。但是,李兆旭和他的伙伴们天生有股犟脾气,他们说:“正因为办合资企业没有先例,才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开拓。”他们四处派人,多方联系,从众多的信息中了解到天津耀华橡塑有限公司很早就与港商办起了合资企业,这个公司董事长张建先生就是蓬莱人。得到这个可喜的信息后,李兆旭立即连夜乘车到天津拜访了张建先生。这位老先生听了李兆旭的叙说后非常赞赏,他当即表示要为家乡出力,牵线搭桥。
1986年9月的一天,张建先生发来了一封加急电报:速来天津草签合同。李兆旭接到电报和他的两个伙伴开着吉普车连夜赶到天津。到了天津,香港老板还没有起床,听说李兆旭已经到了,老板惊奇地说:“想不到,大陆农民的时间观念也这么强。”就这样,经过重重困难,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草店村与香港中纺松柏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意向书”。
也就在这一年秋末,香港中纺松柏有限公司总裁代理人来到草店进行实地考察。他说:“我们闯过大半个世界,从来也不敢想象,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沟里,竟有这么先进的染线厂、羊毛衫厂。”
1987年7月,香港中纺松柏有限公司与蓬莱阁农工商联合公司签定了合资办厂合同。李兆旭兴奋地说:“在蓬莱农民兄弟中,我是第一个和香港商界合资经营企业的,但绝不是最后一个。”
“时间就是金钱”。按合同规定,毛纺厂必须在1988年5月正式投产。从签合同到投产只有10个月时间,其中还有3个月的冬天不能施工。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草店人一边搞土建,一边外出采购设备,一边聘请人培训技术工人。凭着快节奏、高效率的拚搏精神,他们仅仅用了6个月时间就建成了4300平方米的现代化的毛纺厂,形成了染色、纺织、针织一条龙生产线。1988年5月25日在投产剪彩的大会上,香港老板对草店村的农民的工作效率和竞争意识表示了由衷的敬佩。毛纺厂投产的当年,7个月就实现产值500万元,利税80万元,产品畅销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为国家创汇25万美元。
偏僻的草店村冲出了国界。李兆旭和他的伙伴们并没有停步。1989年4月他们又与新加坡一家公司合资办起了蓬莱华新矿泉水有限公司,日产优质矿泉水20吨,70%销往新加坡。
在短短一年多里,偏僻的小山村就办起了两个合资企业。这两个“龙头”,带动了草店村集体和个体经济的发展,全村有80%的农民户购买了针织机,成为名副其实的纺织村。1990年草店村工农业总产值7147.8万元,利税480万元,其中合资企业创造的利税占50%多,公共积累2126万元。全村在银行的储蓄额已突破700万元。有人把草店村列为中国农村的“第一世界”,他们是当之无愧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