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纪念杰出的平民教育家熊希龄先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03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
——纪念杰出的平民教育家熊希龄先生
刘建章 安法乾 谢家泽 张立志
熊希龄先生,字秉三(1870—1937)湖南凤凰县人,人称熊凤凰,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人之一。他勤奋好学,天资聪慧,博学多才。12岁中秀才,24岁成进士。早年曾步入晚清维新运动的行列,对湖南维新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辛亥革命前,熊希龄先生与梁启超等致力立宪运动;辛亥革命后,他识时代潮流,弃清廷拥护共和。袁世凯蓄意谋国,熊希龄难于与袁共事,遂辞去了内阁总理(任职5个月)。袁称帝后,熊曾致电促袁退位。张勋拥溥仪复辟,熊亦发电声讨。冯国璋任大总统时,恰值京畿、直隶大水灾,受灾103县,淹地25万余顷,灾民600余万人。1917年9月冯任命熊希龄督办京畿一带水灾河工善后事宜。奉命后,熊不辞辛劳,赈济饥溺,疏河整堤,平复耕地,京畿、直隶灾区得救者无数。从此以后,熊希龄先生把他后半生主要精力倾注在抚养教育孤贫儿童的事业上,创办了驰名中外的香山慈幼院,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熊希龄先生是一位热忱的爱国主义者。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他强烈反对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疯狂凌辱,组织“沪案失业同胞救恤会”,在北京发动学生在香山附近村镇游行示威,并组织部分学生赴长辛店、北京市参与反帝爱国大游行。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全国掀起抗日救亡高潮,12月熊希龄致电张学良、冯玉祥各将领,呼吁坚持抗日,挽救国难。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熊希龄忧国无日,于2月12日发布《香山慈幼院院长通告》,号召全院师生员工救国总动员,并组织全家与师生奔赴战区医院协助救护伤兵。1937年“七七”事变后不久,日军侵犯上海,熊适在沪。他在硝烟弥漫的前方,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尽力救护,设立临时医院4所,难民收容所8处,共救出伤兵千余人,难民15万人。上海沦陷后,熊希龄先生偕夫人毛彦文女士赴香港,转道回湖南,终因忧国忧民,积劳成疾,不幸于1937年12月25日患脑溢血在港逝世,享年67岁。
熊希龄先生一生中最卓越的成就,是他在孤贫儿童抚养教育事业上的贡献。在督办京畿、直隶水灾善后事宜期间(1917年11月),熊希龄先生和同仁在北京设立了两所慈幼局,分别招收男女灾童约千余人。1918年水灾平息,大部分儿童被家人领回,但最后仍有200多名灾童无人认领。水灾督办处负责人熊希龄先生便计划设立一个可容千余人长久的场所——慈幼院来抚养教育这些儿童。经当时的徐世昌大总统与已逊位的前清内务府商量,慈幼院地址设在香山静宜园(今香山公园内),故名香山慈幼院。此院是一个稳定的长期性的学园,主要招收孤贫儿童,称正生。正生进校后,院方不仅包生活,而且包教育,“授以国民学识生活技术,使儿童得有自立之能力。”除正生外,学园还收少量慕名而来的富室子弟附学,称附生。附生学习与生活均为自费。当时招生范围扩大到京郊及河北的贫苦儿童,兼及湖南等省。院董事会曾派人到乡村调查,有一家八口共用一条衣裤的,该家儿童和有家中无父母(或亡或出走),只有几个小孩的均由院收录。所以慈幼院男女两校的孩子中许多是兄弟姐妹一同被收录的。据统计,慈幼院从1920年建院到1948年,共招收平民子女6000余人。该院还收容部分朝鲜学生,他们在国内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迫害逃来中国,其中有若干人已是共产党员,这些朝鲜学生享受正生待遇。班禅回北平时,慈幼院为之成立藏童班。
香山慈幼院院长由熊希龄先生亲自兼任。在他的领导下,慈幼院愈办愈好,办到第六个年头(1926年)由男女两校发展成6个分院。到了第十个年头(1930年)进入全盛时期,6个分院改称6校。一校为蒙养部,专收婴幼儿;二校为小学部;三校为中学部(含男中学部、女师范部以及后办的幼稚师范学校);四校为职业部(相当于中等专业学校);五校为职工部(1933年改为工徒学校,相当技工学校);六校为大学预备部(它是一个为考入各大学的香慈高才生的服务机构)。至此,国内一所容婴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和融家庭、学校、社会于一体的实验学园,乃臻完善。
熊院长很重视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亲自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教学大纲,强调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爱国主义思想、劳动观念和文明礼貌习惯行为。熊院长对孤贫儿童不幸遭遇十分同情,为了暖抚他们的心,使他们能够享到家庭之爱,遂决定采用“小家庭制”,由10余个年龄不同的学生组成“小家庭”,互称兄弟姐妹。他们住在一起,由一位“母亲”(生活管理员)来照顾他们,学生称她为“娘”。这样学生上课时去学校,课后回家休息、吃饭,享受天伦之乐。这种充满人情味的幸福生活,许多老校友回忆起来,至今仍然十分激动,难以忘怀。
香山慈幼院早在二三十年代,就以其治学严谨、师资优秀、学生质量好、能热忱地为孤贫儿童服务而闻名遐迩。中外贵宾去香山参观者络绎不绝。解放后香山慈幼院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继承了好的传统,现改名为北京市立新学校。
慈幼院的学生绝大多数是贫苦人家子弟,其中不少是孤儿。他们长大后不能靠继承父母财产,必须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自立于社会。因此,从小就要培养他们不怕艰苦图自力,自食其力的精神。熊院长为院歌填的词是:“好好读书,好好劳动,好好图自立。大哉本院,香山之下,规模真无比。重职业,自食其力,进取莫荒嬉,好兄弟,好姐妹,少年须爱惜”。并为慈幼院制定了《劳动法》,“按照其身体之强弱而定工作之轻重,以发达其个性本能及兴趣,为植将来择业之基础。”
儿童劳动分为手工劳动,即从事各工种的劳动和事务劳动,即日常后勤杂务性劳动。两种劳动均采“计工授食法”。由主管员每天登记每个学生的劳动数量与质量,每学期终结算后付给工资。没有劳动成绩的学生,升学时不享受奖学金。
为了认真贯彻熊院长的教育思想,院方为学生建立了庞大的农工实习场,学习职业技术,部分高小毕业生可入四、五校学习职业技术。实习农场包括有家畜饲养场、养蜂场、养蚕室、动物园、植物园、苗圃、旱地等。实习工场有铁工场、木工场、化学工场、陶瓷场、制鞋场、染织场、织布厂、绣花场等。
中职班相当于中专班。曾办过农业、养蜂、陶工、金工、应用化学、制鞋、照相、织染、银行、畜牧等班。1930年开办高级土木工程科、高级师范科、高级机械科各班。
专工补习班相当于技工班,实行半工半读,学制三年,培养艺徒,采用“计工授食制”,学生自食其力。
由于有以上措施,所以慈幼院学生除中学班、师范班外,都有一技之长,毕业后就能够自食其力,为社会做贡献,有不少成了各行的骨干。
熊院长不仅重视培养儿童好好图自立的技能,还特别重视学生们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习惯行为,他提出了“德智技群”四育全面发展,慈幼院专门制定了《儿童习礼法》。该法共分七章145条,内容极为详尽,包括称呼、起居(晨兴、上课、行路)、言语应接、饮食、睡眠等内容,大部分条文对现今的教育仍有参考价值,如学生不得嘲笑谩骂工友;乘车给尊长及老人与妇女让座;行路时见道中有障碍物,要尽力除去等。还提倡香慈学生在校期间要做到不抽烟不喝酒、用凉水洗脸,养成俭朴、吃苦耐劳的生活习惯。为此,熊院长在花甲之年,召开校会,宣布自己带头戒烟。据了解,不少当年熊院长的学生,现已届七八十岁高龄,他们仍保持了不抽烟、不喝酒的良好习惯。熊院长还十分注意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使其各得其所,一般学生,主要学习职业技能,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则鼓励他们考入大学深造,院方负责他们生活费、学杂费。从1937年以前的统计看,有80多名学生考入了北大、清华、南开、北师大等高等学府深造。对于这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院方负责到底,设有专门机构管理。寒暑假期间,学生要回母校汇报情况,成绩特优者,还给予奖学金。
这些孤贫出身的大学毕业生,大部分在国内参加祖国的建设,做出了贡献,没有辜负熊院长生前对他们的期望。
早在清末百日维新期间,熊希龄就认为“朝廷变法,首在兴学,兴学之本,先重师范。”创办慈幼院后,他的这一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他说:“吾国国民教育之不发达,固为遗恨,然尤以乡村为甚……诚思乡村教育,苟不发展,创全国教育,安有普及之望。故欲训练乡村教员,必须于乡村设立师范学校……”。
为了实现这一教育思想,熊院长非常重视在慈幼院内办师范班。1922年下期在女校添设师范部后,又于1924年下期在男校添设师范班。1928年至1930年,应当时吉林省教育厅的聘请,慈幼院先后分配师范毕业生60余名到该省一些县任小学教员、小学校长。他们的工作干得很出色。1930年10月熊院长与中华教育改进社(陶行知任主任干事)合作创办幼稚师范科,负责人是当时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张雪门先生。第一批师范毕业30余人,受到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绥远等地的聘请,到各省担任幼教工作,颇受欢迎。1931年7月,熊院长决定把幼稚师范科迁北平西四帝王庙(现北京159中校址)扩建为香山慈幼院幼稚师范学校。幼师贯彻“生活即教育”、“教、学、做三项合一”的原则,既重理论,又重实际。幼师毕业生本着“为平民服务”的宗旨,面向平津、山西、河南、察哈尔、广东等省的幼稚园,无一人赋闲。
说起熊院长对孤贫子弟的厚爱与无微不至的关怀,许多校友至今记忆犹新,心情激动。
苑枝(女),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老战士。她说:“我八岁进慈幼院,从蒙养园开始,到上女校小学,最后在速成三一制师范班毕业,在慈幼院生活了12年。母校自幼收养我,并把我教育成人,我怎能不感激创办慈幼院的熊院长?进入慈幼局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换新装,而最高兴的是‘放足’——扔掉了‘裹脚条’。从此,我吃上了饱饭,有了新被褥,真像投入了慈母的怀抱。不久,我们这些穷孩子转移到了香山慈幼院蒙养园。在那里,老师教我们读书唱歌跳舞,领我们真像到了一个新世界。”
幼儿教师汪炎真说:“1923年我父亲贫病交加,无钱医治,扔下我母女等五人去世了。当时姐姐14岁,我5岁,妹妹3岁,弟弟才8个月。我母亲无法养活这些儿女,便去找熊希龄院长。院长听完母亲的哭诉,沉思了一会儿说,眼下孩子们尚小,不能离开母亲,只能先收下最大的进香山慈幼院读书。并批准母亲每月去总院领取5块银元补助金。到1933、1934年妹妹弟弟相继入慈幼院,母亲感谢熊院长的好意,不再领取补助金了。这件事母亲常常念叨,要我们永远不要忘记熊院长的恩德。”
师范一班毕业生桂继淑说:“我上的是师大教育系。同班同学李翠洁上的师大英语系,我1927年考入师大时,熊院长说,女孩子在外上大学不放心,怕我们学坏了,于是安排我们住石驸马大街熊公馆里,在那儿吃、住。最初院里每月补助34元,后来师大免费,每人每月仍给补助3元。”
高级工程师张立志说:“我在香山慈幼院中学部毕业后,于1928年至1934年在南开大学学习,前两年为预科,后学电工系。记得当时熊院长亲笔给南开校长张伯苓写了一封信,同意免收我6年学费,其它费用由慈幼院供给。暑假回院住,院方专门组织考试,检查在外学习成绩如何。院长来天津时,就写信通知我去汇报情况,看有什么困难需要解决。”
李大钊烈士壮烈牺牲后,他的两个儿子李光华、李欣华受到熊院长的特殊关怀,先后在慈幼院生活学习……
熊希龄先生不愧为我国杰出的平民教育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