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让国合商业重振雄风——重庆市商业“四放开”评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12-10
第2版(经济)
专栏:

  让国合商业重振雄风
——重庆市商业“四放开”评述
本报记者 潘岗
一度陷于困境的重庆市国合商业,在经营、分配、价格、用工“四放开”的宽松环境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前不久,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考察后称赞这是商业改革的一个突破。
在“不如”的背后
“国营不如集体,集体不如个体。”近年流行一时的口头语,既道出了目前国合商业的实情,也伤透了国营企业领导们的心。
说它道出了实情,是因为这几年重庆市国合商业处境确实非常困难:经营规模萎缩,亏损企业增多,经济效益严重滑坡。1988年,全市国合商业系统实现利润2.8亿元,1989年滑到2.2亿元,下降21.4%,1990年又滑到5400万元,较上年下降75%。
说它使国营企业经理听了“伤心”,是因为在多元化的市场角逐中,国营商业、供销社由于受旧体制的约束,难以放开手脚参与竞争。
除了外部的原因外,国合商业企业内部机制也存在诸多缺陷,而改革的步子迈得又不够大。比较僵死的经营方式,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铁饭碗”、“铁交椅”的用人制度,只能生不能死的“万岁企业”观念,使职工和企业既无压力,又无动力。正如重庆市一位经济工作者所说,国合商业政策不活、机制不灵、端“铁饭碗”、“吃大锅饭”,已到了非改不可、不改无望的地步。
着眼于“内外兼治”
怎样创造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引导国合商业企业转换内部机制,重振雄风?
重庆市委书记肖秧深入调查后明确指出: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对国合商业应该放开,办成“国营个体户”,在政策上与其它社会商业、个体户大体一致。
今年1月,重庆市政府在经过反复酝酿后宣布:在国合商业企业实行经营、价格、分配、用工“四放开”。
这个以内外兼治、联动配套为特征的“四放开”改革,出台仅仅几个月,就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经营、价格放开,引导国合商业面向市场,主动调整经营结构、商品结构和营销方式。几个月来,出现了零售商业分别朝“大而全”“小而专”方向调整、批发企业向零售和对外贸易双向延伸的喜人景象。市蔬菜公司人道美商店在价格放开后,对蛋糕实行鲜度管理,因鲜度不同,早、中、晚实行不同售价,蛋糕销售大增。
——通过分配放开,打破大锅饭,建立了企业内部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今年5月,家距白市驿镇供销社20多公里的一位顾客,选中了该社门市部500多元的商品,要求送货到家,营业员计算了500元销售应得的含量工资,扣除往返车费后还有10元收入,当天就将商品送到顾客家里。今年9月份,这家供销社职工收入最高305元,最低仅36.5元。
——通过用工放开,实行以全员劳动合同和内部待业为重点的“三制”、“三岗”制度,建立起企业内部劳动力合理流动、优化组合的劳动机制。愿坐科室不愿站柜台,机关人浮于事是国合商业多年解决不了的问题,今年4月,重庆市五金公司从科室、后勤一次就抽调了79名干部当营业员,要求3天之内报到,否则内部待业,结果无一人晚到。
“四放开”,使国合商业效益明显提高。据统计,今年1—9月,全市商业供销社系统销售、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4%和20.5%,其中“四放开”的100户企业,销售、利润、上交税利分别增长23%、31%和32%,大大高于全市的平均增幅。同时,群众需要的商品明显增多,商品质量也稳步提高。
把“笼子”编大一点
提起“放开”,许多人担心重新步入前几年曾走过的“一放就活,一活就乱”的弯路。
重庆的同志说,“四放开”改革是在国家计划和宏观控制下的有限度的放开,原则是“国家放权,企业管严,放而有度,活而有序”,并非不要任何管理和限度的乱放一气。用句形象的话说就是,把“笼子”编大一点儿,给企业以施展能力的余地。
先看经营放开。重庆市规定,放的度的界定点必须是坚持搞好主营业务,放宽的程度是可以经营相近相关的商品,以及为此配套的服务项目,这就保证了“活而有序”。
再看价格放开。按“放而有度”的原则,重庆市对6大类19个关系生产、关系人民生活的上游产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没有放;对放开价格的商品,物价部门“适时调控、动态管理”的调控权没有放;要求企业内部价格管严,不搞涨价增效,坚持活价促销。据调查,价格放开后,100家国合商业企业1─9月进销差率不仅未扩大,反而比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
还有分配放开。为防止放开后分配上过分向个人倾斜,重庆市规定了“三低于”原则,即职工收入增长幅度低于销售、利润、上交税利的增长幅度。100户“四放开”企业1—9月职工收入增长16.3%,比利润和上交税利的增幅分别低14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
在用工放开上更是这样。重庆市在用工放开后实行“双向控制”:一是强调原则,主要由企业自行消化,不要把职工推向社会;二是坚持按政策、按程序办事,防止企业领导随意辞退职工。1─10月,100家“四放开”企业内部待业147人,辞职和违纪辞退职工共60人,分别占职工总数的0.99%和0.4%。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