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上海人的大视野——九十年代经济振兴新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07
第1版(要闻)
专栏:

  上海人的大视野
——九十年代经济振兴新抉择
新华社记者 吴复民 陈雅妮
作为中国经济重要支柱的上海,在全国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之际,在90年代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决战之中,将怎样作出抉择,确立自己在全国经济框架中的方位,真正发挥无愧为上海的独特功能?
失落感与新的使命感
有必要重新审视上海的发展战略,并作出新的战略抉择,首先是基于一个十分严峻的现实:
建国后40余年的工业化建设历程,把上海推上了全国最大工业基地的宝座。然而,随着国家计划体制的转换,随着兄弟省市加工工业的崛起,上海吃廉价原材料的日子一去不返。原料的短缺,特别是棉花、生铁这些初级原材料的匮乏,越来越严重地折磨着上海的工业。80年代后期,上海的工业投入增长了70%以上,而产值增长只有22.3%;利税仅增长3.6%。
一度,上海人为深深的失落感和危机感所困扰,一再惊呼“地位跌落”、“优势丧失”!痛定思痛,一些有识之士反躬自问:能不能转换一下视角,找到上海新的出路?上海真正的优势究竟是什么?
建国40年中,上海工业产值比建国初期增长了50倍,向国家提供的近5000亿元的财力中,70%来自工业。
这无疑是上海值得骄傲的贡献。但是,在我国的经济从封闭走向开放的今天,这条单纯工业化的道路,日益显露出无可回避的局限和负效应——上海在形成工业化体系的同时,也在走向封闭,走向自我循环。
当年,棉毛衫裤、火柴牙膏这些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全国各地都要依赖上海调拨供应。而今,全国工业已经呈现星罗棋布的崭新格局,“上海货”一统天下的时代早已过去。这样,上海的功能完全有了重新调整的空间。
跳出了固有的思维圈子,上海人把失落感变成了新的使命感:现代经济发展不止是生产量的增长,它还要求商品流通、信息交换、资金周转全过程的畅通。上海应该成为这个“全循环”的重要枢纽,成为21世纪带动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经济起飞的“引擎”。
当现实的困境、历史的启迪、全局的要求都在说明上海实行战略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时,中央作出了开发和开放浦东的决定。这一决策,给上海的战略转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和政策环境。
岁尾年初,上海政策决策和咨询部门对上海90年代的战略选择作了更深入的探讨和更鲜明的表述:以“振兴上海、开发浦东、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总方针,把上海建成太平洋西岸重要的经济中心。
与这个战略目标相适应,上海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产业发展战略——
第一产业必须稳定提高。上海郊区农业应该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试验区和上海的农副产品基地——1300万居民的“菜篮子”和“米袋子”。
第二产业必须调整改造。传统工业要收缩减肥,新兴工业要产业化、集约化,全面提高现有工业的整体素质。
第三产业必须超前发展。以金融保险、商业外贸、港口储运、信息咨询、会计律师、旅游服务、房产地产等多种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高层次第三产业,在今后十年中要以大大高于第二产业的速度发展。到90年代末,第三产业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至少达到40%,进而逐步形成与第二产业并重的产业格局。
“壮士断腕”与“返老还童”
对于上海工业的调整改造,上海市市长朱镕基用了两句形象的成语:“金蝉脱壳”,“返老还童”。他解释说,“金蝉脱壳”,就是浦西的工业不能再铺新摊子,要下决心关掉一批亏损企业;“返老还童”,就是尽快扶植、发展新一代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并鼓励老企业更加大胆地引进资金、技术、管理,旧貌换新颜。
实质性的工业调整,首先向纺织业“开刀”。
拥有550个企业、55万职工的上海纺织业,曾经有过黄金般的全盛时代。然而,受原材料和价格的双重困扰,经济效益连连下降,竟至于不足糊口!如今,上海决心关掉几十万锭子,并转和搬迁一部分工厂。经过“消肿减肥”的精锐的纺织业,将同外贸结合,彻底走上“吃进口棉为主,加工成纺织品出口,到国际市场竞争”的良性循环之路。
在上海各传统产业,几乎都充溢着这股子“壮士断腕”般毅然决然的气氛。
重点发展高级进口替代产业,中级出口导向产业和占领国内消费潮流制高点的产业,是上海产业政策的三个取向。
在传统产业“消肿”的同时,象征着未来上海希望的新一代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列入重点发展规划的,是已经在国际市场竞争和出口创汇中崭露头角的轿车、电站设备、造船、数控机床、通讯设备、电子、机电一体化设备和航空航天等行业。
“硬件”推进和软件“启动”
新的发展战略已经不是纸上谈兵。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为主要标志,上海经济中心功能的再造,已经开始启动。
便捷的交通通讯,繁华的市容外观,健全的商业贸易设施,这是作为多功能经济中心不可缺少的“硬件”。“八五”期间,上海将集中力量开展黄浦江大桥、地铁、港口、机场、水电、气等十大工程建设,以改善城市面貌,提高上海人民的生活质量。
与之并行,作为上海新的主导产业,金融贸易业开始出现复兴的势头。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堪称好戏连台,高潮迭起。以证券交易、外汇调节为主的资金市场迅速崛起,1990年融资额达到8000亿元;上海的外贸出口总值已经连年突破50亿美元大关,去年达到54.8亿美元的历史最好水平。
包括金融、外贸在内,上海在近二三年内还将在企业机制、住房煤气、主副食品价格、社会保障等多方面推出新的改革措施。这是上海在恢复经济中心功能中最重要的“软件”工程。
上海新战略最辉煌的篇章——浦东开发,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对外开放度最大的外高桥自由贸易区,未来的金融、贸易、信息中心陆家咀金融开发区,以外资投资企业为主体的金桥出口加工区,都已经开始有实质性的启动。它们连同浦西已经颇具规模的闵行、漕河泾和虹桥三大开发区,将作为上海构造经济中心领航地区,率先起飞。(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