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阅读
  • 0回复

二十一省区绿化目标责任制见成效 太行山区造林绿化形成工程配套技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08
第2版(经济)
专栏:

  二十一省区绿化目标责任制见成效
太行山区造林绿化形成工程配套技术
本报讯 近几年,我国已经有21个省区提出了到本世纪末绿化境内大地的目标。目前这些省区已把领导干部任职绿化目标责任状,从省区层层签订到乡镇,大多数造林面积落实到了山头地块。
这些省区是:广东、广西、吉林、湖南、山东、黑龙江、四川、江西、福建、安徽、浙江、山西、湖北、陕西、河南、河北、辽宁、甘肃、海南、贵州、宁夏。为了把造林绿化、改造河山的重任放到各级领导干部的肩上,这些省区在落实领导干部绿化责任制之后,普遍采取了省、地、县、乡四级领导干部大办造林绿化点的措施,来保证造林绿化规划的实施和各项林业政策的落实,并对当地的绿化起带头示范作用。
据有关方面统计,截至去年底,实行绿化目标责任制的20个省区,四级领导干部办点人数已达6.6万多人;建立绿化点6.2万个;点上规划造林面积5477.54万亩;已完成1194.85万亩。浙江、河南、山东3省各级领导绿化点上完成的造林任务已占1990年全省人工造林面积的50%以上。
统计资料表明:1990年,这些省区实际造林面积都比1989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福建、安徽、湖北、辽宁四省增长幅度达到30%以上。造林质量也普遍高于往年。             (贾节)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刘志杰)太行山生态林业工程建设中一系列当今世界没有解决的问题,在中国林业科学院承担的“太行山造林绿化技术”研究中获得解决。
今天在北京通过验收的这一国家“七五”攻关课题,通过对太行山立地分类方法、综合评价系统和适地适树方案的创新,解决了太行山生态林业工程设计问题;通过抗旱造林技术、水土保持林营造技术、经济林营造技术等主要林种的应用技术研究,突破了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和生长量低的“三低”难关;通过水土保持效益及水文观测研究,解决了工程效益计量化评价问题;通过示范林营造技术,具体解决了工程造林中的林种配置和树种搭配及组织施工问题,并研制出具有太行山特色的多种绿化模式,从而形成了太行山造林绿化工程配套技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