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太行山上“金融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0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太行山上“金融花”
郝相元 郝斌生 李有和
她不是一个金戈铁马式的人物,也没有开天辟地的惊人之举,她只是一位普通寻常的女性,一个靠着双拐才能站稳脚跟的残疾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病魔,创造出累计收付现金十四点五亿元、十一点八万笔无差错的奇迹。
她叫杨喜茹,河北工商银行武安市支行二六七二办事处出纳员,人们称誉她是银行系统的“金融之花”。
一九七三年,武安支行要在刚刚投产的二六七二军钢开辟办事处,军钢离县城近二十公里,有“太行山里的北大荒”之称。杨喜茹主动说服丈夫高文考一同来到军钢。自打那年来到军钢之后,杨喜茹三次放弃返城入市的机会,像太行山上的小草一样,默默地在这里度过了十八个春秋。
一九八五年春季,杨喜茹的腰部和腿筋常有不适之感。有时阵痛难忍,同事们劝她早些去医院检查,可她就是抽不出空来。一天,她突然瘫卧在柜台上。两个多月之后,她从石家庄第三医院被抬了出来,诊断书上写着“腰椎间盘脱出,下肢瘫痪”。
出院后,杨喜茹以顽强的毅力,忍着剧烈的疼痛,学坐,学站,学走。将近一年之后,奇迹出现了,她能够让丈夫搀扶着,第二次出现在出纳员岗位上。
为了表示现在的杨喜茹还是当年的出纳员,尽量少给同事们添麻烦,她要求和别人一样值班。办事处冬天靠生炉子取暖,温度低,她就让丈夫帮她做了个塞满棉絮的木箱,放在办公桌下,工作时把脚放在里面。尽管如此,她的腿脚还是一天三变:早晨上班时细,中午下班时粗,晚上上床时肿。但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她始终照常上班。
这些年来,“投门挖墙”找杨喜茹贷款的人接踵而来,有的明讲条件,有的暗许好处。杨喜茹为处理好这个问题,自定约法三章:“一不介绍说情,二不委托熟人,三不指点门路。”
思想境界高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渺小,杨喜茹常常自感微不足道。她说,我不能和健康人比,我要趁眼下身体还好,多做点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