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心系光荣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09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光彩一页

  心系光荣院
顾菊香今年56岁,在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乡光荣院工作了32个春秋,先后为昔日跟随贺老总在沙场上立下战功的40名伤残复退军人养老送终,使50余名孤寡军烈属安度晚年。她多次出席全国及省、地、县“双拥”先代会,荣获“中华好儿女金榜奖”、“全国三八红旗手”、“光荣院模范服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洪家关乡是贺龙元帅的故乡,这里,当年曾有36名风华正茂的青年跟随贺老总出生入死干革命。汪道泽老人当年把两个儿子送去当红军,两个儿子都牺牲在战场上;红军师长贺锦斋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留下年仅24岁的妻子戴桂香。随着时间的流逝,汪道泽、戴桂香等一批军烈属和伤、残、复退军人都孤身一人,年老体弱,生活上需要照顾。为使他们安度晚年,1958年10月,党和政府决定在洪家关乡建立光荣院。
光荣院成立后,党组织安排当时在公社业余剧团任团长的共产党员顾菊香当院长兼服务员。那时,她年方24岁,整天唱唱跳跳。伙伴们好心相劝:“香姐,你年纪轻轻,去端屎倒尿伺候人太没意思了。”公婆说:“你去了,孩子怎么办”?她的想法是,自己幼年父母双亡,9岁当了童养媳,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千千万万像这样的老人为革命作贡献,哪会有今天!她向党组织表示,以光荣院为家,好好照料这些为革命作出贡献的孤寡军烈属和伤残军人。
32年来,顾菊香始终把这些伤残军人和军烈属当成自己的亲人,一个心眼为他们服务。她3天洗一次衣服,每月洗一次被褥。哪位老人生了病,她就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精心护理。1977年,汪道泽老人全身瘫痪,卧床6年,生活不能自理。她坚持一日三餐,做合他口味的饭菜,一口一口地喂他。汪道泽烟瘾大,但手又不能动,她就把烟点燃递到他嘴边。春秋季节,每逢天气睛朗,她都背汪道泽老人到室外晒太阳,与其他老人聊天;夏天每天为他洗澡。1984年,老人病情恶化,顾菊香日夜守在他的床前,时间长了,自己坚持不了,就把爱人叫去轮流照料,直到汪道泽99岁寿终。就这样,她先后为40名伤残军人和军烈属养老送终。
为了让老人们吃好,她自力更生,把院里的5亩空地种上菜,每年养4头大肥猪;为让他们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她积极向领导建议改善住房条件。
32年来,顾菊香的丈夫在家里既当爸又当妈,一天忙得团团转。有人说:“为了那些黄土埋了半截的人,两口子累死累活图个啥?”他们回答:“我们只图军烈属和伤残军人晚年幸福。”1988年,顾菊香的婆婆已75岁高龄,双目失明,做儿媳的理应尽孝心,但为了光荣院的工作,她只好把孝敬婆婆的责任托付给丈夫韦绍林,直到婆婆临终。
正当顾菊香满腔热情地为军烈属和伤残军人服务时,病魔悄悄地侵入了她的身体。1989年她被医院确诊为“子宫癌”,住进了省肿瘤医院。消息传到光荣院,光荣院的老人们联名给她写了封信,恳请她:“香儿,你一定要坚强,要挺住,听医生的话,安心治病,快快回到我们的身边来,我们离不开你。”
9月中旬,顾菊香带着医生开的6个月全休证明,回到了光荣院。刚进门,老人们一下子围了过来,大家笑了哭,哭了笑,这是30多年建立起来的骨肉之情啊!见到老人们的衣被脏了,顾菊香坐不住了。第二天,她就把老人们的衣服、被褥全拆洗了。
当笔者问年逾花甲的顾菊香今后有什么打算时,她说:“为光荣院老人服务,是我毕生的愿望,只要还有一分热,就要为贺老总家乡的光荣院发一分光。”
湖南大庸市 张耀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