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章文晋——外交战士楷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09
第7版(国际)
专栏:

  章文晋——外交战士楷模
裴默农
春节刚过,尚未“破五”,文晋同志因心脏病猝发,溘然长眠。事出突然,闻讯大感意外。文晋同志虽已年逾古稀,但体质素健,且好游泳,未闻有何痼疾。我以为文晋同志伏骥奋蹄,犹有可观,谁知天不假年,竟不辞而逝,实在令人痛惜!
我结识文晋同志是在第一次日内瓦会议期间。文晋同志随周恩来总理到新德里作短暂访问,当时我正在驻印度使馆工作。翌年,我奉调回外交部工作,当时文晋同志任亚洲司司长,我们因工作关系时有接触。其后亚洲司一分为二,他与陈叔亮同志分掌一亚、二亚。1958年,我由驻外使馆再次回到一亚工作,开始由文晋同志直接领导,直至他出任驻巴基斯坦大使为止,前后凡九年之久。
文晋同志从不以长者自居,他平等待人,对下属从不封官许愿,而是在工作中体现关怀之情。文晋同志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惟多流露于弹奏钢琴的指端,但仅这点“闲情逸致”也难得看到。文晋同志给人这种看似平淡的印象历久而弥深,令人终生难忘。
文晋同志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以周恩来总理为表率。文晋同志出身于旧社会的一个名门望族,早年出洋游学,归国后投身革命。他背叛旧阶级,打碎思想上的旧枷锁,从而为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打下了根基。
解放初期,文晋同志任天津外事处长。长春筹建第一汽车厂时,组织上曾拟发挥他在清华攻读机械专业的特长,派他去一汽担当重任。当时周总理考虑到新中国的外交更需要文晋同志的才干,不同意调动文晋同志北上。从此,文晋同志矢志于外交,为之奉献了毕生的精力。
在文晋同志负责一亚的外交业务期间,正值国际风云诡谲多变、亚太地区动荡不定、我国正处于乍晴乍雨的多事之秋。中国与印度关系由高潮而低潮,中国与印尼关系亦时有起伏;中缅、中尼、中巴和中阿边界从谈判到缔约,颇费周章;中日关系由民间走向官方,波澜迭起。文晋同志妥善处理了这一连串重重叠叠的繁复外交,并随周总理三次出访亚非国家。他经常夜以继日地操劳。银丝过早地掺入发际,他益形消瘦了。然而他的精神,他的干劲,却愈老弥坚,锐利日增。
记得有一次已经下班了,他要钱家东和我留下起草一份重要文件,当夜交卷。他同我们一起斟酌政策,商定文件主旨和重点内容,甚至分好段落,让我们分段去写,再交他定稿。我们各据一室到深夜脱稿后,我们两人随即被“解脱”回家了,而文晋同志却留在司里,精雕细琢我们为之捏成的粗胚,通宵达旦。文晋同志就是这样为工作付出了很多心血。
还有一次,周总理深夜召见,我随文晋同志同赴中南海西华厅。这是我首次到周总理办公室汇报工作。途中文晋同志喃喃自语:“多听少说,多听少说。”从这四个字中可以看出文晋同志学习周总理是多么细心、多么深沉,这四个字也蕴含着文晋同志的自重。
周总理对文晋同志的政策水平、思维逻辑、文字修养所达到的高度是很信任的。他曾嘱咐外交部常务副部长章汉夫:一亚文件须经文晋之手,部里转报文件须经汉夫阅批,始可上报中央。陈老总也曾誉称文晋同志为“秀才”。当时外交部有“二章一乔(冠华)”之说,他们都是外交部重要文稿的撰写人。
驻美大使更替之际,适逢改革干部终身制,文晋同志年届古稀,似不在候选之列,不料小平同志点将指名由文晋同志出任。他赴任后果然不负重托。从周总理慧眼识才到邓小平同志属意“识途老马”,跨越三十寒暑,中央对文晋同志的品德才智,一贯器重如斯!
文晋同志作为一名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思维缜密,作风严谨,原则性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事必躬亲,严于律己。他也是一个坦诚待人、学贯中西的学者。抗日战争期间,文晋同志就追随周恩来同志涉足外事,他一生得益于总理的言传身教和他自己的勤奋求知。我幼年吟诵《后出师表》时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表达的精神不甚了了。至周总理作古,缅怀总理一生业绩,始深有感悟。文晋同志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奋斗到最后一息,他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文晋同志逝世的噩耗传来,我奔赴他家吊唁。站在他的遗像前,我心头涌上无尽哀思,思绪万千。文晋同志,你克尽职守,不负党的嘱托,不愧为周恩来外交思想与实践的好学生。文晋同志,你留下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而去,你可以瞑目安息矣!呜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