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重建科威特 美商获优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0
第6版(国际)
专栏:

重建科威特 美商获优先
本报记者 仓立德
美国商人近日云集沙特阿拉伯,争先恐后同科威特方面签订战后重建合同。据《纽约时报》透露,在科初期重建的200个项目中,美国排挤了其他西方对手,独占70%,总金额达8亿余美元。然而,这只是冰山的一角。
有人认为,科威特战后重建将是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建设工程。科官员估计,重建计划在未来5年中的总费用为500亿—1000亿美元,相当于二次大战后重建西欧的“马歇尔计划”。美国《时代》周刊认为,科重建将持续到下个世纪,今后10年内将耗资2000亿美元。美国商界视之为利润丰厚的“潜在金矿”,争得一块,便可长期获益。
科威特现有的近千口油井已全遭破坏,一半以上仍在燃烧。恢复科千疮百孔的石油业,是重建项目中的重点,预计仅未来5年的灭火、修复工作便需150亿美元。在石油业、建筑业等大金额项目争夺战中,美国一些大公司占据优势。例如,总部在旧金山的贝奇特尔集团公司,最近已签订一笔1.5亿美元合同意向书。据美刊报道,该公司今后数年将从恢复科石油生产的合同中获得60亿美元收入。此外,美国帕金斯—维尔国际公司、废物管理公司等,也可望获得大笔合同。
在争夺科重建商业利益时,美国并未按“公平竞争”原则行事。过去数月来,美国政府一直向科威特施加政治影响,敦促科让美公司在重建中起主导作用。美国总统布什甚至为此专门致函科国家元首。科驻美大使今年1月表示,科政府将对在海湾战争中作出“巨大牺牲”的美国采取倾斜政策,计划将大部分重建合同给予美公司。美国的举动使其他西方国家眼红。英国外交大臣赫德上月中亲率一批高级企业家专程走访科威特流亡政府,会见了科埃米尔和王储。王储答复说,将优待科的支持者。最近,英国阿特伍兹公司终于得到清理战后废弃物的合同。
法国公司至今尚未抢到大生意。许多公司准备参加法贸易代表团,在赴科访问时碰碰运气。
一些阿拉伯国家也在跃跃欲试。近来科向沙特购买了价值8000万美元的食品。沙特还在科水泥、建材合同中投标。埃及准备向科输出大批劳工,总数将超过战前的40万人。
日本、德国因在海湾战争中出钱未出力,眼下只得甘拜下风。日政府领导人已警告本国公司不要伸手,然而日本各公司并未掩饰其不满和急切的心情。
美国一些专家认为,日、德不可能长期被排斥在外,它们将凭借资本、价格、质量等有利地位,挤进科威特重建市场。为筹措重建资金,科除准备出售其3000亿美元海外资产的一部分,还计划借款应急,资金雄厚的日本自然占有优势。另外,美国战前对科出口额仅占科全部进口额10%以下,竞争力远低于日本、德国。随着战后重建费用日益高昂,科将不得不将眼光转向日、德公司,以寻求最佳经济效益。
(本报华盛顿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