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面向未来的节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1-03-11
第8版(副刊)
专栏:

  面向未来的节日
李青松
几乎所有的节日都是纪念过去,而植树节却是面向未来。
岁月匆匆,忙忙碌碌的生存或许忽略了许多内容。但是,植树节毕竟不同。早春的阳光摇醒了古老的泥土,一朵朵鲜嫩的树芽睁开眼睛。
3月的12日是一首纯朴的民谣,唱暖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原野,渐渐绿了。
共和国的每一个公民都应牢记这个日子,这个面向未来的日子。
同尽一个公民的义务。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参与,人人都是角色。
邓小平同志以普通公民的身份,连续11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其行动的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
天空,宁静而平坦。天安门广场如诗如画,红墙内外丝丝扣扣的绿,展示了新一代领导人新的观念,新的风采。
在村庄与村庄之间,在远山与远山之间,鲜活的生命跳跃着,壮阔的春潮涌动着。
10年是短暂的。然而,从幼苗到大树的距离却是遥远的。
这是一个复杂而艰辛的过程。
绿色裹挟着厄运、磨难和痛苦,倔强地一寸一寸地扩展着。百亿株树摇曳着渴望,摇曳着神奇。
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中国,注视着中国大地上愈来愈浓的绿色。
我们的生活逐渐生动起来。美,悄然爬上城市的阳台,走进乡村的农家院落。
变化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中感受到伟大祖国的亲切和壮美。
植树去!植树去!
几亿劳动大军,几亿双主人公的手,一齐驱散荒凉和贫困,创造着美丽和辉煌。
他们中,有穴居山洞的“野人”张候拉,有大漠女杰牛玉琴,有“老坚决”潘从正,有造林“老愚公”和自宽,有把青春献给大山的徐京发……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他们治理河山,绿化祖国的功勋将同太阳和绿色一样永存!
历史的脚步已逼近新世纪的边缘。我们没有理由懈怠,没有理由在父辈们栽植的大树下自我陶醉。
千秋大业,任重道远。我们必须一代一代地干下去!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共和国第一任林业部长梁希先生描绘的远景已不再是百年梦。
因为,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